《鸦片战争》是谢晋导演的一部记录鸦片战争的影片。主要讲述了19世纪,英国为了谋取暴利,向中国出售鸦片,后林则徐烧毁鸦片,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输,英国胜,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清朝那时的中国就像头巨大但已衰老不堪的雄狮。社会歪风邪气,全城都弥漫着鸦片的恐怖气息,人们瘦骨伶仃,一片萎靡不振的景象。而此时,站出了两名救国将军,他们就是林则徐和关天培。
说起林则徐啊,在座的各位再也熟悉不过了,因为他是这场战争的“主角”。谁能想到无敌的英军,却曾被“配角”关天培挡住了脚步。
他协助林则徐禁烟,他苦心经营虎门。面对数千英军,虎门仅有四百多人。激战中八门大炮炸裂,炮弹打光,大半守军战死沙场。无奈寡不敌众,英军最终还是攻下了炮台。战士们已经弹尽援绝,可他们不愿投降集体跳海。为了不让官印落到敌军手中,关天培让仆人带着官印逃走,而他在和将士们大声呐喊:“人在炮台在!”年过60的关天培,亲自持刀杀敌。不管自己身上十多处受伤,仍奋战砍下几个英军的脑袋。在这时,一颗子弹穿过了他的胸膛,他扶着炮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实现了自己死守炮台的承诺。
我们的母亲是中国,中国的母亲是“失败”。这位名叫“失败”的中国母亲,常常遭人冷落,可她却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在“失败”这位母亲的鼓舞下,中国发奋图强,让曾经是一个不懂事的中国,到后来成为一个成绩显赫的国家......是“失败”成就了中国!是“失败”让中国这头庞大的雄狮觉醒!
所以啊,你看到失败的益处了吗?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随时没有勇气去接受。遭遇一些挫折,可磨炼意志,使人更坚强,。正像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这部画面略显粗劣,制作也不如当今影片精美的影片在以朴实的方式讲述了这段心酸而又跌宕起伏的近代史。这部片印证了一句话:“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强国是基本要素,强国才不会重现这段历史。让我们一起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不要畏惧失败,因为祖国也曾经历过,现在也不是国富民强吗?成功的前的黑暗,“失败”母亲与你同在。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从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出发,介绍了两位救国将军的事迹,同时也体现了历史对现在的启示。整体写作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句式简练明快,用词生动准确,表达清晰、简洁。作者对历史的阐述初步具备一定的历史意识和历史分析能力。不过后半部分对于祖国“失败”的感悟不太合适,“中国的母亲是失败”这个说法也不合适,建议换一个说法来表述国家和“失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