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燕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安静地坐下来一笔一画地写一封情思切切的书信似乎变得遥不可及。人们总匆匆忙忙,不再习惯“花时间”慢下来。那个“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时代正悄然逝去。
一封信,一封家书,一字一句都在倾诉衷肠。它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的殷切思念。见字如面,收到那封带着温度的信,看到熟悉的字迹,又如何不能想到那记忆里可爱的人呢?
《见字如面》里收录了76封书信。远至公元前223年历史上第一封家书,近至十多年前罗永浩写给俞敏洪的求职信。一封封以亲人、朋友、夫妻间的私语再现人与人之间的至真至善。
信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在那些等待书信的漫长时间里,感情不断发酵,在记忆里生根发芽。于是书信到了,记忆里的花也已开出两三朵娉婷。一边赏花一边看信,总觉岁月静好。
“想大声地告诉全城市,今天早晨,我交给你们一个小男孩,他还不知恐惧为何物,我却是知道的,我开始恐惧自己有没有交错?”“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这段张晓风写给全世界的信,字里行间透露着一个母亲对孩子浓烈的爱。那对社会的一句一句叮嘱触动多少母亲的内心。对这个世界的嘱托与期盼、对孩子的担忧与牵挂,以一封短短的信昭告世界。
时间,本该最是人间留不住,辗转千年留下历史。我们读史学史,以一个极其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历史。我们又通过时间里的书信,给历史赋予了血肉,也使它更加亲近动人。
一封信,一个故事,一个人。世人皆叹李白一生豪放洒脱,不慕名利,但是他也曾追求功名,向韩荆州写信为求一职。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情感中,她也不是传闻里八面玲珑善于社交的女主,十六岁的少女,面对爱情,她冷静而又克制选择为自己负责。那些为战争和革命慷慨赴死的人,心中最放不下的是家中的父母妻儿。他们也许曾纠结过犹豫过,最终还是选择国家大义。“我们不是从历史中窥见人的一生,而是从一个人的身上窥见历史。”在这本书信集里,我们窥见不一样的他们,跨越时空,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是一个个生命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
书信是一座桥梁,通过它,我们有了心灵间的沟通,跨过了时间与空间看到一个时代与一个时代的共性。“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年代不会再有,车马慢悠的日子很难重现。时光蹉跎书信,情感更显永固;岁月消磨记忆,温存方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