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读后感

六年级 读后感 663字
2023-07-15 20:46:36

童年就像一座五彩缤纷的彩虹桥,悬挂在我们记忆的天空里,每每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幸福感,不禁让人感叹:童年多么美好啊!但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童年却是异常悲惨。

《童年》的作者是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讲述主人公阿廖沙在很小的时候,父亲生病去世后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的经历。文中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我们对阿廖沙产生了深深地同情,他简直是太可怜了。

文中的外公脾气暴躁,自私自利。阿廖沙寄居在外婆家的这段苦难岁月里,阿廖沙见证了外公一家家业衰败的过程和外公性情的转变。两个舅舅的自私贪婪令人发指,他们担心母亲会要回原本为她准备的嫁妆,当初因为母亲违逆外公的指定的婚事而嫁给父亲,所以被外公扣留,现在,两个舅舅觉得这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其实两个舅舅的表现这是暴露了黑暗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为了利益暴露出的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阿廖沙深受其害,这样的家庭也是当时沙皇统治下社会的黑暗以及社会各阶层生活状态的一个缩影。

在这个丑陋不堪的世界里,也有一到美丽的霞光照耀着“我”,外婆的善良和慈爱使阿廖沙感觉这世界还是有温暖的。是外婆给了阿廖沙信心和力量,使他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外婆用她的体贴与关爱抚平了阿廖沙心灵上的创伤。还有茨冈和格里戈里,他们的乐观,正直感染了阿廖沙。正是这些黑暗中微弱的光亮塑造了阿廖沙坚强,善良的性格。

阿廖沙在磨难中成长,我感动于他渴望知识的精神与坚强的性格,我怜悯他的遭遇与痛苦。书中压抑凄凉的氛围使人窒息,但也能感觉到背后潜藏着的无穷力量和生机。我坚信人性的光明是黑暗所不能抵挡的,他终究会冲击一切黑暗,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