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读《红楼梦》有感

六年级 读后感 970字
2022-03-05 03:00:30

好书常看,受益终身。三年级那时妈妈就曾给我讲过一段时间的《红楼梦》,那时她就常说这本书无一处废笔,细微处见精妙,是值得研读一生的精品。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曲《好了歌》却在开场处奠定人物的结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时无”。“甄士隐”谐音“真事隐”,“贾雨村”谐音“假语存”,曹雪芹给予的特殊寓意,注定这场“木石前盟”是悲剧。

在书中,薛蟠打死了人却不了了之,金钏被王夫人冤枉,悲愤投井,却落得一个调戏主子的名声,晴雯当众痛骂王善保家的,本是反抗却在病重时被赶出贾府,黛玉暴毙时,众人却在庆祝宝玉大婚,在结局曲终人散,贾府衰败,宝玉为僧,黛玉暴毙,宝钗守寡,元春抑死,迎春被折磨而死,探春远嫁,惜春出家…也许红楼梦就似贾府四姐妹的名字一般—原应叹息。

《红楼梦》的主要人物便是贾宝玉。作者在很多细节中都对他有细致的刻画,比如:宝玉挨打后不久,黛玉去探望,过后,宝玉便派晴雯送了两条旧帕给黛玉。一开始我怎么也琢磨不透——怎么说送人也应该送新手帕,更别提他送的人还是他心尖上的林黛玉。而黛玉收到这两条旧帕子,竟然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还非常珍惜,进一步将宝玉引为知己。

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才恍然大悟:一则,古代赠帕有定情之意,有诗云:“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相思;请君翻覆仔细看,横也丝来竖也丝。”此时“丝”同“思”意。不送一条送两条,是你思念我,我也思念你的意思。二则,平时黛玉便喜欢流泪,这次宝玉挨打,她去瞧宝玉时,两只眼睛肿得像核桃一般。那时没有纸巾,都是用手帕,“旧帕”谐音“就怕”,有就怕你流泪之意,宝玉多心疼黛玉啊。而且宝玉和黛玉自小相识,旧帕代表宝玉“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心意。试想黛玉拿到这两条旧帕,明确了宝玉的心意,能不心领神会,神魂驰荡呢?

《红楼梦》让我感受到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可怕。可贾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一个写出贾宝玉的人,他又何尝不是反对封建社会呢?在以前就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英雄,我们应该向他们一样,不能服从这种邪恶的主义,并且坚持正义,努力让国家变得越来越好!

后人听闻,曾题过: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满纸的荒唐言,到头来却只剩一把辛酸泪。世人知晓“都云作者痴”,可又有谁能解得其中味?一点相思,一纸空情罢了,独留那一石一木,任人细嚼慢咽,领略凄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