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经典名著,闻名中外。其中,让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讲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西游记》。这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吴承恩的高超写作技艺,让我赞叹不已。他笔下的人物更是生动形象:唐僧,心地善良,忠贞笃诚;孙悟空,活灵活现,足智多谋;猪八戒,好吃懒做,做任何事都马马虎虎;沙僧,淳朴憨厚,踏踏实实。
让我印象最最深刻的,依然是狂傲自大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这一片段。每每看到这一片段,我总是不禁想起那些利用自身技术发明危险物品,不知下场、愚昧无知的犯罪分子。他们就像孙悟空一样,被压在五指山下反省自己,才知自己错在何处。
且说这大闹天宫故事里的主人公孙悟空,一只从仙石里蹦出来的石猴,也许要称猴妖,成了天下人敬仰的斗战胜佛,斩妖除魔、所向披靡。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原本天地生成,无父母,无名无姓的“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神通初成的孙悟空先大闹龙宫取得如意金箍棒,干下了醉酒搅乱王母的蟠桃盛会,偷吃太上老君的金丹,大闹天宫等事。后来,因过于顽劣,惊动了佛祖如来,便将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反省。孙悟空代表了人类精神中最顽皮的那一部分,永远在做着一些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吃了天宫里的禁桃,就像夏娃吃了伊甸园的苹果一样;又像普罗米修斯那样被锁在大石底下达五百年。满期之日,玄奘恰巧路过,将他解救出来。他需要一同上路,并担负与各种妖魔鬼怪作战的任务,以期将功折罪。因此,孙悟空的后半生,伴随唐僧,护他西天取经,与之共度九九八十一难,修得正果,取得真经。这孙悟空知错就改,这样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么?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而一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还要归结于其能够正视自己的错误。正如佛教俗语所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有放正心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可以让自己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