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和土墙

五年级 状物 779字
2023-10-17 12:25:11

文/浅墨

姥姥的家位于一个幽静的村庄,四周都是青山绿水。每次我来到这里,总能感受到乡村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姥姥是一个慈祥又善良的老人,她是这个村庄里最受尊敬的长辈之一。

姥姥的家后面有一道土墙,它宽约一丈,高约两丈,看起来古朴而坚固。土墙是用当地的土和石头修建而成,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每当我来到姥姥家,总会很好奇这道土墙的故事。姥姥笑着告诉我,这道土墙已经存在了几十年甚至更久。

在草木苍苍的山坡上,姥姥的家就像一颗明珠,静静地矗立着。而土墙则如同一道拥抱姥姥家的守护者,给人一种安全感。从小到大,我好奇地问姥姥:这道土墙是怎么来的呢?姥姥深情地说:“这道土墙是我们村的先民们几代人辛勤劳作的结晶,是历史的见证,是我们家族的传承。”

姥姥又告诉我,当年修建土墙的过程非常艰辛。那时候,村里的人们用手推车和劳动力将土块一块一块地搬运到山坡上,再用大石头垒筑而成。如此重复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忍受着汗水和劳累,一砖一瓦地修建出了这道土墙。而土墙也见证了村里人们的团结和坚韧。

这道土墙不仅是一道物理障壁,更是一道文化的传承。姥姥告诉我,我们家族的许多传统习俗都与土墙有关。比如,每年的农历春节,我们会在土墙下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思念之情。而在农忙的时候,村里的人们也会在土墙下聚集起来,互相帮助,忙碌而又愉快地完成农活。这种互助与合作的精神也在土墙的背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土墙也是村庄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在每年的春天,土墙两边的石榴树开满了鲜红的花朵,成了一道迷人的景色。我常常靠在土墙旁,看着熟透的石榴果挂满枝头,心中充满着对农村的向往和渴望。

土墙给了姥姥一份安心和归属感。姥姥说,每次看到这道土墙,她总会想起家族温暖的瞬间,想起和亲人一起围在火炉旁,品尝着家乡的美食,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欢笑。土墙是她心灵深处最温暖的象征,也是她对家乡情的一种寄托。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深刻。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