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只”名叫念念的小狗玩偶。
它很柔软,这是我对它的初始影象。那米黄色的绒毛,宛若裹了一块毛茸茸的地毯。那俏皮可爱的短尾巴还闪着点光。那小巧得过分呆萌的小黑鼻子,恰似一颗黑玛瑙镶嵌在脸中央,增添了几分活力与生机。那亮闪闪的深黄若金的大耳朵,明明是夏,可他却很奇怪——似乎是怕冻坏了头,耳朵像顶帽子带在头上。都是那样引人注目。它总用那黑葡萄似的眼睛给我行注目礼,但它眼里,似乎包含了不易察觉的期待、盼望、深思。
“你的眼里有星河。”抱着它,我突然打开了童年记忆的大门。似乎,像是无意之中,那个用稚音噪音求妈妈买玩偶的小女孩已出现在眼前,在得到它时高兴又蹦又跳的可爱笨拙的童真,和抱着它安详入睡时,梦见零食时馋的直流口水的傻样儿……现在想想,早已笑出声。童年的记忆,如突如其来的大浪猝不及防地向我涌来:那在小区桂花树下嬉戏的笑声,在公园里鲜花编成花环,那油菜花从后躲藏的身影……童年无忧无虑的我们单纯、善良、调皮,眼睛里发着光;现在的我们乖巧、成熟、忙碌,眼里早已没了光,只剩下沉重——童年早已偷偷煞然离去。
慢慢的,故乡这个词语出现在脑海里。他熟悉又觉得陌生,遥远又觉得贴近。只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故乡最为贴切,和许多“游子”一样——温暖;一句诗——“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词“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燕,边马怨胡笳”。身在他乡虽不孤单,但在故乡,会感觉是在一股温暖的目光下,沐浴的安全感。
“那只”玩偶早已住进了我的心里,因为他不只是毛绒玩偶,更是童年、故乡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