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吗?
如果你在,请抬抬头吧。
而此刻,若是那有着淡淡暗香萦绕的夜晚,空气中游离着浅淡的花香,那么便足够我们去相信,这咫尺之间而又千里之外的天涯即能合共此时。你会瞧见那一轮以月夜里的淡写云雾含羞微掩的明月,高高地悬于九天之上,朝着千里之外的月下的忙碌人们,掩唇略带羞涩地微微笑着。轻灵温婉的笑,斜插入鬓的笑,笑一笑,就点亮了这个纷繁杂乱的世界万千,让这或温暖或孤单的一瞬间,不再孤独。
而这轮伴了我们所依存的蓝色星球度过亿万轮回的清美明月,在中国古代历史书页早已泛黄的通幽深处,那一首首一篇篇自于夜里乌啼风霜漫天的诗文古句背后在无数个无眠的夜里发芽开花的红豆所牵起的此情相思,那一艘艘一轮轮因远乡奔劳而困倚在泠泠爝焰旁的桥泊客船里被西斜阑月无情撕扯出的那绽裂般疼痛的千里思乡,那一枝枝一朵朵在月下刻留的年少轻狂与风锐时光,以及那些日子之中风里凌乱夹杂的高山流水知遇知音,那么多的夏夜那么多的星星,那么多的故事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那么多的在花前月下被时光隐匿的不为人知的故事,都被那一轮时而圆满时而凄切的明月一笔带出,被那在风中沙沙作鸣的桫椤树影渐行隐匿。
一直很喜欢李白的那首《月下独酌》,与那句传千诵古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寥寥数语,便以那淡淡的水墨风华,浅浅勾勒出千年前那束无人的花开,那个孤单的月下,以及,那一刻诗人独坐空山独亭之中,西斜的惨月,阑珊的灯火,银杯,清酒,都不足以言说表出的孤单寂寥。即便是将天际遥挂的明月邀来,即便是与月下的影子一同酌酒,自当三人合共把酒当歌,共叹人生几何。可清风明月再是诗情写意也无法理解他开怀畅饮之乐,影子再是旁随不弃也唯有默默旁观,无人知晓,无人能懂。待到乌鸡啼鸣的拂晓,月亮会走,影子会消,瀚蓝的夜空再是不甘也只得悄然潜行在天的对立面。钟表能回到起点,时间却再不能重返被挥霍的昨天。转眼又是一个无眠的夜,可月亮不再是今晚的月亮,影子也不再是今夜的影子,只余一人独醉。明月与清影,独斟再独酌。他独守着一个人的寂寞,也享受着一个人的寂寞。
而与这首诗同享邀月盛名的,还有那句昔叹古朗明月何时出挂于天的“明月几时有”。现今,通过种种的高科技,我们早已能窥得亿万年前的葱华曾经,也早已能知晓地理课本中的月球密码。只是,物质存在了,心中的月亮,又是从何时开始挂悬于天?清凉冷澈的月光穿转过漆木朱红的亭阁,低低地映照在精花雕刻的木门晚窗,在墙椽窗棂上如精灵般跳跃,照着这一无眠的夜,及那暗夜中丝无睡意的自己。明月对人们本是不应有何怨恨的吧,可为何偏偏待到分别之时离别之处方才圆得透满?也许,是因为月有阴晴圆缺的周期变转,而人也有悲欢离合的世事圆缺,故才得使梦里云端的花好月圆之景千年难全吧!人,自然不可以天自比。只能祝愿这世上所有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幸福团圆,拥抱过的美丽都不曾再有破碎,让生离和死别都遥远。即便是相隔千里,也能合共此时,一同坐下,饮呷一口清茗,同享这清凉纯美的月光。
或许也就是因为天冥月与心中月这数千年来从不离弃的相守相伴,从古至今,讴明颂月的诗词古句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断绝。那些轻携从千年前跨越光阴阻隔悄然飘来的的清新茶香和时光碎月,被那些文字的工匠研磨成诗词的玉,明如皓月,字如珠玑,历经千百年来的细浪淘沙,由此沉淀了时间的沙,变得沉沉甸甸。然而,轻捧读来,依然一字一句,都是那般舒展灿烂。
感谢这轮明月,也感谢那些诗人们。若是没有她,没有他们,自然也就没有那些个被记录下的在月下纯美的故事,自然也就没有这些如珍珠般被缀连而起的记忆。若是没有他们,千年后的我们,面对着青灯古刹一春又一秋的来往交替,面对着霜结千草的江岸与亘古不变的寥景,我们,会不会也有那样哀伤的情愫,会不会也有那样悲凉的孤独,会不会也站在早已枯萎的合欢花背后,看着那一轮不会哭泣也不会微笑的月,望着江上孤凉浅淡的倒影,思乡的故情捂不住地从心底疯长蔓延开。只是那故事没有人说,没有人懂。但,就因有了他们,才得让我们这种情绪,得以表达,得以言说。
而不再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