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罐子,小小盖子,里面藏着好香菜,这是小时候奶奶说给我猜的一个谜语,谜底就是螺蛳。由此可见们把螺蛳肉当成了一个上好的菜。
春末夏初是食螺蛳最好的季节,此时的螺蛳较肥嫩,母螺的尾壳还没有小螺丝,吃起来不会有硌牙的现象发生,随着春风渐暖斩熏人,提着个小篮子跟在妈妈后面屁颠屁颠的去河边捡螺丝,那是童年的一大乐事,可以放鸭子式的在河滩上疯玩半天。待妈妈的篮子里青螺堆满,我也差不多玩累了,抱着大把各色的野花,跟着妈妈双双满载而归。
刚捡回来的青螺蛳要倒进一只大木盆子里,加入清清的河水,在滴几点菜油,养上三四天,让其吐尽壳里的沙子。螺蛳下锅前还要再拿到水里面反复清洗几遍,用刷子除去螺蛳表面的青苔之类的脏东西,让呈现出青亮色。
锅烧热后加入少量的菜油,先把姜片,蒜瓣,红辣椒断成节一起爆炒几下,然后倒进螺蛳加茴香,八角,桂皮,黄酒,香醋。胡椒粉,旺火翻炒几下,再加少量清水,酱油,盐,糖和葱。转为小火慢慢的闷。时间需闷的稍稍长一点,汤料才能渗进螺蛳壳内与螺蛳肉相融相通,调和出一罐香鲜香味浓的好香菜来,街上卖炒螺蛳的就是在煤炉子上炖一锅炒螺丝,有人买就从锅里舀起一碗起来可以卖一个下午,而且越到最后螺蛳的味道越醇厚鲜美,也容易食用,这大约就是闷的间久的原因。
当你轻轻揭开它的盖子,用嘴去吸它深藏的肉肉时,真的需要一点点功夫,不然你会白忙活半天,不得其所;会吃的人,只需废吹灰之力就可以得到。这场景真像洒食场上的,“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你若是他的知己,它定当为你敞开他的胸怀,现出它的美味,你若不懂它,它就会像个清高的美女让你吃个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