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

五年级 状物 1034字
2022-09-24 19:05:45

在离我家不远的一棵老枇杷树旁有一口老井。

这口井与陕北的窑洞形似。

在坡地上开凿一个洞,加以改进便有山泉层层渗透汇聚到这里,这是一口可以看见井底却无法估计蓄水量的井。

在离井沿5米的地方就是井底,井底往前推移则是一片渊泊,渊里的水成为了村里的备用水源。

为了更加坚固,村民合力找来几块大石与井缝合起来,井上方是一块呈弧度的大石头,在以后岁月的磨练中,它早已布满了青苔。

井沿前铺着一块大石板与周围无缝连接,每一次夏季涨水都是对这块石板的洗礼。

鸡鸣三遍,村里的人陆续挑着桶来到井边打水。

你来我往,唤醒了天边的云霞,他们交流着今天放牛的地方或谁家的种子收获,向他家讨点。

在熙熙攘攘的笑声中,太阳东升,金色的阳光折射进小村庄里,照在人们幸福的脸上。

人们挑水走在回家的路上,听着扁担吱吱呀呀的声音,开始一天的耕作。

正午时分,农忙结束,村民们陆陆续续来到井边清洗衣物。

每次,奶奶都会带上全家人的衣服来到井边,我笑嘻嘻的跟在奶奶背后,拽着奶奶的衣角不放。

奶奶会将衣服浸湿,放上洗衣粉。

之后,我就可以尽情的在衣服上跳来跳去。

有时会一脚踩空,蹬在石板上,哭笑不得。

这时,我会习惯性的抱住奶奶,脚搓着脚,浅浅一笑。

不过,每次我都兴趣不长。

一会儿之后,便偷偷跑到地坎上去摘瓜杆,因为瓜杆是最天然的吸管。

然而,每节瓜杆上的小刺都会刺伤我的手。

不过为了吸上一口井水,我都不以为然。

一根翠绿的瓜杆,将井水与我的味蕾联系起来。

井水溜过瓜杆。

直达我的嘴里,清爽甘甜,回味无穷。

困了,惬意的躺在枇杷树上,扇着用棕叶做成的扇子,听着水从高空下落溅在石板上掺杂着蝉鸣的声音。

夜幕降临,一笼篝火在井边燃起。

村里的人带上自家的土豆,红薯来到井边。

红薯和土豆在炽红的炭火里发生蜕变,成为垂涎欲滴的美食。

在弥漫的香气中飘着山歌,村里的人早已习惯了用山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感谢大自然的馈赠。

青蛙似乎也被感染了,争先恐后地伴奏着,起伏不断。

月上梢头,我们一群小伙伴躺在包谷杆上,寻找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但每次都不敢伸手去指。

村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如果伸手指月亮婆婆,她会在晚上割掉你的耳朵。

不时,天边有飞机划过,飞机一闪一闪的,我们天真的以为那是流星,兴奋地伸手去指,当意识到自己误指了以后。

我吓得钻进来奶奶怀里大哭。

奶奶把我带到井边说告诉我一个秘密。

其实,这口井的水是神仙施过法术,只要用水洗耳朵后。

月亮婆婆就不会割掉耳朵了。

老井的水保住了我的耳朵。

在严寒的冬日,这口井成为人们最幸福的源泉。

当井周围的白菜,萝卜都被冻成冰的时候,这口井却冒着热气,缓缓的升上天空,引得人们驻足观望。

喝上一口,为人们驱走严寒,让血液在身体里面蹿走,使整个冬天都像春天般温暖。

直到我长大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家乡的水在炎炎夏日是冰凉的,在寒冷的冬天,却能冒着热气。

教师点评:作者选取了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做了介绍,带领读者更多地对事物做了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