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题记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提及荷花,想必大家皆对此熟之若邻。古往今来,对于芳荷,文人雅士皆不吝赞美之词。唐代王昌龄《采莲曲》写过“荷叶罗裙一包裁,芙容向脸两边开”。民国国文课本中亦作一小古文《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断之有丝。”荷花俊美,荷叶碧翠,乘逢雅兴,邀三两友人泛舟河边,品清茗,赏荷花,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自民国老课本的《荷》堪称一篇完美的说明文,文章以简明的词句作韵,既生动地展现出荷花的芳姿,也不忘提及同荷花伴生的荷藕的形态。品读小文,如此一番景象油然而生于眼前:夏天到了,池里的荷长大了,荷梗直直地立着,像一根根标竿一样;荷叶又绿又圆,中间微微下凹,像一个大圆盘,荷花盛放,花瓣绚烂,有的是红的,有的是白的,淡雅清新。荷花的根茎深切地扎在淤泥之中,那根茎被称作莲藕,莲藕错落有节,上有小孔,将其切开时,藕丝彼此相连,这是成语藕断丝连的由来。
初夏或盛夏时分,是荷开花的季节。有一首著名的诗——《小池》写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的是荷花含苞待放,仿若新妆出浴的少女一般嫩柔而娇羞。花瓣厚厚的,也很滑,粉粉的,花还没有开,蜻蜓就立了上来,多有情趣呀!《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有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首诗则表现的是无数菡萏竞相绽放,争奇斗艳的俊丽之美。荷叶沾上了透明的露水,像一颗颗圆滚滚的珍珠,而优雅的荷花点缀其间,有的红的似火,有的白的像雪,有的粉的若霞,不时还有一两只鲤鱼跳出,泛起层云水晕,给画面又增加了点灵动。
荷花的根部荷藕既可以入药,也可以用作家常食品供人大快朵颐,夏末秋初时节,是莲藕最鲜美的时刻。端上桌的莲藕或清炒,或仅仅是简单地滤水,再辅以酱油或麻油等调味料,入口酥脆清爽,不仅让人回味无穷,更有祛火辟邪,消暑名目之效。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荷花既有高洁典雅,端庄秀美的大气,亦有平易近人,沅茞澧兰的温婉之美,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青睐,恐怕便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