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篷船,是水乡美景中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是一曲一代传唱下来的古老歌谣。
你听,“吱嘎、吱嘎、吱嘎——",乌篷船那有节奏的船桨声,穿过寂静的夜空,顶着黎明的晨露,从远方传来。当你正想眯着眼睛看个究竟时,它已悄然从你的眼前匆匆驶过了。
渐渐地,天空亮起来了。乌篷船那娇小玲珑的身躯,冷不丁城从淡淡的晨雾里冒了出来。你看轻盈的船身,加上漆黑的成穹形的船篷,简直就是一首清纯的小诗,在清澈的湖面上荡漾着。
那些乌篷船的主人,头戴乌毡帽,脚踏船舷,手把划桨,一副悠闲的样子。船后一浪一浪荡漾开去的两条波痕,在晨曦的柔光中欢快地跳跃着。
太阳慢慢地爬到一杆高,河面上来来往往的乌篷船也多了起来,那些划着船的人或赶集、或打鱼、或载客上城,来往的船只把平静的湖面搅得支离破碎。以船代步、以船代车,在威尼斯听来并不稀奇,可在水乡听来也一样的并不陌生。所以、来水乡旅游观光的中外游客,都把乌篷船昵称为“水上的士”。的确,在河道纵横的水乡,可能会有汽车开不到的地方,但不会有船划不到的地方。这不,那些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友人,正坐在乌篷船上,尽情地欣赏着水乡的美景。
乌篷船摇出了一代又一代水乡人的希望。渔人划着它去捕鱼,农民划着它去载货物,现在有的人还用它搞起了水上游览……灵巧的乌篷船为勤劳的水乡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难怪有人会这样认为:如果说水乡是一首舒缓、柔美的抒情歌曲,那点缀其中的乌篷船,便是一个个跳动着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