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杯香茗,细翻中华悠悠五千年古卷,斑驳颓黄的纸页上,夺人眼球的还数那回味无穷的盛唐之诗。
盛唐之诗为何物?是李白笔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回眸倾城、绝色美姿?“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气节、文人风骨?还是白居易笔下“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古今绝唱、悦耳之音?亦或是是杜甫
所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漂泊无依、艰苦心酸…唐诗是窖藏千年的白酒,只一杯就令人“醉生梦死”;是寰宇之上的浩瀚星辰,高挂夜空给后人指引;是佛陀口中呢喃的梵语,为诵读它的人给以启迪。
天地悠悠,自然风光数不胜数。翻开所携唐诗诗集,书页里流泻出的行行诗句让我感受古人所思,带我重悟周遭风景。“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雕栏玉砌的翠楼之上,我见一天真无邪的少妇触景生情。一行土路,一排烟柳,一群成双成对之行人,这般好风光她却只身一人,思夫之情,溢于言表。又见移情于景的杜子美,在残破败落的城池里对一雍容牡丹、离群之鸟叹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轻拈一页,我窥见许浑在谢亭所泣“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的情景合一;江南水乡,我再次与杜甫相遇,他以景结情,写下“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赠与龟年;当然,我还见以乐衬哀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朝有看春,何日是归年。”诗中的风光有请有灵,情景相融,妙合无垠。
唐诗的语言到底改如何形容?我不知道,我只知纵横于诗句之中,感受语言之魅力,便了无烦恼。五彩之色在唐诗中自由徜徉。“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漆灰骨末丹水沙,凄凄古血生铜花。”我见琥珀之明黄、美酒之赤红、落英之嫩粉、斑驳之残红在诗句里替诗人诉说他的情思。亦有炼字之功在唐诗中大显神威。从“竹影斜横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到“疏影斜横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蜕变,自”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成长我都感受到诗人的“殚精竭虑”。唐诗所给予的绝不只是一堆词句,更是千百来中国古人所流传下来的智慧。
唐诗在历史的长廊中吟唱,也在今天的舞台中回响,我们须得诚心聆听、认真思考,学习古人的智慧会给与现当代社会的人以无穷的启迪,也能助力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的
文化复兴,让中华文化再次让世界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