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问心灵,崇尚节约

五年级 应用文 538字
2022-10-30 18:10:51

清朝的朱用纯曾经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拒绝浪费,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对粮食生产者的尊重,更是给贫困地区的人们生存之希望,所以,为了那些可怜的人,我们一定要节约粮食。

俗话说得好:“请能补拙,省能补贫;精打细算,油盐不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浪费粮食的现象。可是,当我们把一个才吃几口的包子扔掉时是否想过在贫困地区有着许多人,正因为饿在死亡边缘上徘徊。记得某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章抗日时期的难民图片那你们因为饥饿饥肠辘辘,饥不择食的情形我才忽然发现自己也是如此幸运,没有生活在那个恐怖的时代没有生活在连吃饭也要发愁的时代。

如果你曾下过水田一株株的插秧一亩地要插三五万株你呵护这几万株稻谷逐渐成长抽穗、灌浆、生长成金黄的稻穗,再一株株的割下,再清理、砻谷、成白花花的大米你一定会对米饭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也自然不会再浪费粮食,而一定会倍加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因为你知道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辛苦”的真正含义。

总而言之,粮食是生命之源,是力量之源,没有了粮食,人类将饿莩遍野,没有了粮食,就算是盖世英雄,也无能为力……总之,人的生命是食物支撑的人,不可能脱离粮食,而生存在世界上。

古人曰:“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粮食来之不易,所以要珍惜粮食,以节约为荣以费为耻。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一代,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教师点评:主题明确,结构清晰,内容具体,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文章论点明确,论据得当、丰富,具有时效性。文章论据丰富且贴切,很好地支撑了论点,让文章更具可读性,也更有说服力。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