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广场讲话中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了般切期望和谆谆嘱托:“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我们应学记习总书记教诲,传承、发扬“三气”。
何谓志气?
志气,乃民族思想之根游,远鉴古史,秦王朝一统六国、唐朝盛世繁荣,而清王朝却愈渐衰败,原因在于清王朝没有秦、唐的志向与野心,若在思想上无欲无求,不争不抢,那便只会被后来者居上。争志气,就是为民族争出路,为民族的未来争希望。
何谓骨气?
骨气,乃民族行动之根基,重温近代,北洋舰队中丁日昌以身殉国而不降,靠的便是一身骨气;中华民族能在抗日战争中大败侵华日军,靠的也是一身骨气;抗美援朝中,黄继光用身体抵住敌人枪口,靠的亦是一身骨气……有骨气,才能有作为、敢作为。
何谓底气?
底气,民族担当之根本。着眼当下,中国在世界上享有大国地位,也奉行着大国担当,在2021年3月的中美高层对话中,怒怼美国语惊四座的杨洁篪,正是因为背后有祖国的雄厚的底气,才能为中华民族谋尊严,担当起民族使命,担当起大国重任。
践行“三气”,要敢想、敢做、敢当。放眼未来,中华民族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抓牢机遇、规避风险,这要求着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们,要有志气,敢于树立远大理想;有骨气,敢于为理想付诸行动;有底气,敢于面对理想道路上的困难与挫折,敢于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唯有敢想、敢做、敢担当,才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风,心中黄河水。”让我们青年一代,勇担时代大任,点燃“三气”之火,绽放民族之光,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以青春之我,筑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教师点评:文章传递的观点令人颇为触动,优点也十分突出。文章观点鲜明,布局合理,整篇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布局,开篇立足于习主席的话语引出中心论点——发扬“三气”,结尾再总领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中间段落以并列结构呈现,先后围绕志气、骨气、底气进行阐释,思路清晰,观点鲜明。可以说,并列式结构是作文最方便穿的马甲,如果你不善组织结构,常觉思路混乱,就赶紧来领取一件“并列式马甲”披上吧。小作者引用了较多古今事例来论证观点,读起来令人心潮澎湃,同时小作者也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既有利于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也有利于加深读者的印象和理解。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