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奉承,水遇初清,款款清风,高耸巍山,浩瀚银空。中华上下五千年,先辈的足迹在各个地方涌现。为了探寻更多关于先辈所遗留下的物件,我们走寻了各个地方,找寻到了这一抹青色的余光。
这一次,我们来到了瓷器博物馆,去探寻瓷器的奥秘。一抹青光涌入我眼中,看向它,暖黄色的灯光攀上它青釉质的顺滑瓶身,流畅丝滑的花纹沿瓶口一路蔓延至瓶底,光影交织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帘江南烟雨下窈窕佳人的回眸一笑,顿觉摄人心魂。看向它的名牌—-青花瓷。
回忆被拉回小时候,我站在窑洞前往里探望,“小孩儿,在这儿干嘛呢!”,我身体一颤,“叔叔,我在等我爸爸回家吃饭,你能帮我叫一下我爸爸吗,谢谢你。”那你别乱走,我一会儿就回来。”我看着眼前用泥土建成的窑洞,好奇极了。小心翼翼的走到墙边,看着里边儿一道道的工序不由得出了神。“哎!小孩儿!别在那!”,我被打断思绪,“小孩儿,别靠近窑洞!听见没!你爸说你在这儿等一会儿,他一会儿就出来”,“好的,谢谢叔叔”话音刚落,我又被远处的陶泥吸引了,走上前看着眼前的人在玩泥巴,“阿姨,我可以玩吗?“小朋友,这可不是用来玩的,我这是在揉泥,揉泥是做出青花瓷的第一道工序”“青花瓷?阿姨青花瓷是怎么做的呀?“青花瓷是由揉泥--拉坯--印坯--利坯--上釉--画坯--施外釉--挖底足--写底款、施底釉—-装底釉--装釉足--满窑、烧窑,最后开窑这整整十二到工序制成的。“画坯是在上面画画的意思吗?“可以这样理解,有一句话“画者画而不染,染者则染而不画”。“年年回家啦!“来啦!”。
思绪拉回,看着眼前的青花瓷,想起小时候得知的那十二道工序,不由得观赏了起来。这一抹青色见证了许许多多在窑洞里工作的人、事,这一抹青色见证了一个朝代的败落兴起,这一抹青色见证了先人用血迹所铺洒出来的道路,这一抹青色如今也见证了新时代的盛起。这些经过了沧桑的“国家宝藏”在博物馆展出,它们带着历史走向了新时代!
国粹之美,中华瑰宝--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