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不推崇,“躺平”不可取,让我们乘“双减”之风,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题记
当下年轻人口中总挂着“躺平”二字与“内卷”二字,显而易见是网络用语,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用语呢?是和当下现代人的价值观所产生的。
(一)
躺平,是现代一部分人的精神状态。其实躺平还有另一个说法——摆烂。但我们应该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又不“烂”。
躺平无疑是失败的前一征兆。总要抱着一种“快乐至上”的乐观态度,但这种快乐真的是快乐吗?不!这是自我消极的表现。大环境下内卷严重,从而促使人们不再拼搏奋斗,这种内卷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适得其反。坎坷不平的道路使人怔愣在原地,虽然脚底下是万丈深渊,但只需一步就可以跨越,何尝不一试呢?
我国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坚持每天作画,除身体不适外,无一间断。八十五岁那年,他一天连作四副后,特地为昨日补画一副,并题字道:“昨日大风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之,不教一日闲过也。”瞧吧,就连已经过了古稀之年的齐白石先生也坚持不懈,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躺平”呢?人事变迁,年华转瞬;月光倾泻,映在你我脸上,白霜斑驳了两鬓,等待终耗尽了青葱年华。
青春应当有朝气蓬勃的壮志,梦想当有滴水石穿的恒心。若不刻苦铭心,哪来的成功?若没有挑灯夜读,何来的高光时刻?苦尽甘来,若没有苦,何来甘甜?春光不待人,奋斗正当时!我们经历每一个漫长的岁月,身边慢慢没了许多心爱,但这却是磨难给勇敢的追梦人最好的礼物。逆境是块磨刀石,它能磨砺出奋发向上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就现在,源源不断的卷子像汹涌的浪涛扑面而来,奋力拼搏,谁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我们拭目以待。
(二)
那内卷有什么好处吗?答案:没有。现在有许多人将“内卷”和努力的意思弄反,导致一些热爱学习,想提升自己的人常常被流言蜚语包围。
你看他:“又在内卷了。可真了不起呢。”
其实内卷的意思是:原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的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经网络流传,很多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看作是努力的“通货膨胀。”
而努力则是每个人因该具有的一种美德。努力是良性的努力,内卷是恶性的努力。比如,明明是同一个课堂,努力的人是将精力放在课堂所有的知识上,老师所说该做的笔记都记住了。而内卷是将老师所讲的任何话原封不动地记下,但问起来所以然来,一概不知。
我们不做随波逐流的人,不盲目跟风,不盲目地“努力”。虽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做股逍遥自在的清风不也是一种特色吗?我们要得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过去的自己,超越原地踏步的自己,资质平庸的你也可以踏着朝阳,飞向蓝天。
若要更通俗易懂的话,我送两句诗: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做最好的自己,不成为别人的更高度。
青春是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所以不要蹉跎岁月,不躺平,不内卷,做有为青年。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文笔流畅,立意深刻,情感真切。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这篇议论文论点鲜明,论据中选取的事例也较为典型,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层次分明,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正文列出从多个角度切入的分论点,结尾加以总结,划分了文章严密、清晰的层次。作者首先解读议题,然后剖析原因、分享看法,循序渐进地展开了论述。作者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