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艰难险阻中走过,换来今朝的时和岁丰,河清海晏,从古至今,各类优秀文化不胜枚举。而诗歌是民族文化之魂,诗歌散发出一种难以抗拒的魅力。
读诗,让你成为有修养的人。“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认为不学《诗经》不会说话,不学《礼记》不会做人。礼记中有这么一句话。“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古人所说的“礼尚往来”沿用至今,可见古人对礼理解之深。“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口于人”说的是:君子在别人面前举止应慎重,容貌要端庄,不要说错话和说不该说的话。这不正是我们现在强调的礼仪吗?“海岳尚可倾,口诺终不移。”这是李白《唐诗纪事》的诗句,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人无信而不立”,诚实守信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不正是在教我们做人的方法吗?
吟诗,让你成为正直的人。时光易逝,现在的人,缺少一份“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强,多了一份软弱无能。缺少一份“老子犹堪决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的情怀,多了一份刚愎自用的自私自利。缺少一份“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的素质。多了一份肆无忌惮。读书可以约束行为成为正直的人,这也是诗歌是中国文化之魂的具体体现。
品诗,让你成为明理的人。苏轼的诗词中有神,明明只是读诗,心中却慷慨激扬。“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惆怅东南一支雪,人生看得几清明”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没有特殊的结构,没有独出心裁的语言,有的只是平淡朴素的白话,却将精神深化到了最高境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看着苏轼在雨中骑马那种悠然自得的情形,感悟面对人生风风雨雨但任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何曾不是一种对心灵的洗礼呢?生活,也正是如此,努力奋斗,实现理想,何必在意一两次失败,何必在意别人的说法呢?这也是中华文化之魂,诗词之魂的表现吧!
作诗,让你成为敢于抒发情怀的人“阽余身而危死兮,揽余初其犹未悔。”“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屈原被上官大夫诬陷,又不得楚怀王信任,做下离骚一诗来表达内心的不平。这两句话就表现了屈原即使是身临绝境以致丧失生命,但回顾自己的初心,也不会反悔。诗歌就如日记一般承载着个人情感。诗词,是人民之魂的继承者。
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根,而诗词是民族之魂,诗词是具有魅力的!民族之魂不能丢失,我们要把有魅力的民族之魂传承下去。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文笔优美,有自己的思考。文章的论述循序渐进,脉络清晰,说理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