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涌报国志,岁月砥砺家国情。百年来血雨腥风,中华大地历经困苦沧桑,先辈探索救国之路,如今,已然崛起。然,铭记历史并不等于铭记仇恨,而是为了传承烈士精神!渡尽劫波,暗礁险滩已在身后;中流击水,奋楫者定当勇立潮头。作为新一代的青年学子更应铭记历史教训,从烈士先辈身上汲取拼搏与鼓舞人心的不竭动力,赓续中华千年梦想。
吾辈青年当用”且把利剑破长空“之力,创”吹尽狂沙始到金“之功。君可见,邱少云面对烈焰岿然不动,为不暴露我方位置任凭火焰灼烧而不发出一丝呻吟;君可见,杨根思为坚守祖国的每一寸领土,挽既倒之狂澜,击退了美军的8次进攻。纵观近代百年抗战史,华夏青年不畏强敌,关键时刻人人请战出征,紧要关头个个热血贲张。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深深烙印在血脉之中的。然"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吾辈少年郎,唯有披荆斩棘、无畏困难,方可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吾辈青年在担当中历练,在逆境中成长,为青春标下最生动的注脚。
吾辈青年当以“今朝砥砺自奋蹄”之势,再谱“天翻地覆慨而慷”之乐。吹响赴汤蹈火的冲锋号角,奏响惊天地泣鬼神的乐章,拉开一唱雄鸡天下白的序幕,头顶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在党的旗帜下前进,人民军队无往而不胜。七十年前,纵是蚍蜉撼树,中国人民志愿军仍旧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打破了暴虐者的美梦。英雄者,国之干,巍巍中华之所以能茁壮成长,是因为无数抗美援朝烈士英雄的奉献燃烧,汇成一句“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不畏艰难困苦,敢为人先的“毛细血管”,才组成了当今无比鲜活的“中国肌体”。中国战士以血肉之躯,挥洒满腔热血,谱写中华风骨。揆诸当下,我们回首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战士名单。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吾辈青年当砥砺自我,奉献己身,为青春谱出最绚丽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