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可以是一封家书,比如岑参的《逢入京使》。可以是朋友圈摄影大赛的配文,比如王维的《过香积寺》。更可以是“灵魂的cosplay”,比如王昌龄的《闺怨》。诗情是看“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的孤独、凄凉。
一生颠沛流离,唯有那苍穹的月亮,陪伴着他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在幽静朦胧的月色中,敞开心扉,倾诉无尽的孤寂和凄苦,寄托着如泉涌般的思念和希望。
诗情是静静倾听杜甫那“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的淡淡的忧愁,仿佛诉说着边塞的苦寒、苍凉与悲壮。在那空旷寂寥的边塞,明月高悬的深夜,本应是人马安歇,进入甜美梦乡之时,然而在胡笳的悲鸣声中,在明月高挂的寂寥里,在军令严肃的氛围下,士卒不敢放松,不能懈息,只能独自黯然,听凭战争的摆布,没有丝毫的自由可言。
诗情是李商隐感叹的“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在凄凉的秋夜里,半夜被梦惊醒,环顾四周,却只见空荡荡的床榻,踏出房门,台阶上长满了青苔,一片片枫叶在朦胧夜色的笼罩下,显得暗淡不清,雨中凄凉的夜色,思乡之情抑制不住的流淌在心间,不禁感叹:“乡愁磨人啊!”
诗情是那不可言喻的美景。看“夜江雾里阔,新月迥中明”,夜幕缓缓莅临人间,轻沙般的薄雾笼罩着波澜壮阔的江面,抬头仰望,初生的一弯新月挂在天边,明洁的光辉倒映在江面,如此良辰美景,难道没有撩动你的心弦吗?同样是月亮,却有不同的意境,又看“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月光如瀑布般惊喜而下照在湖面,洞庭湖上荡漾着层层波浪,辉映着月光,金光闪闪,犹如融化了黄金,熠熠生辉。而“山抹微云,天黏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将我们带入唯美的意境中,山上涂抹了一缕缕轻淡的云,一望无际的枯草与远天形影不离,整日黏连在一起,听!城楼上号角声已经吹响,天幕渐渐暗了下来。此情此景,不可言传,只可意会,懂的人自然会明白只需轻描淡写的一句感叹便是对此意境的最好馈赠。
愿我以后的日子,有诗为友,常有诗情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