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鸣秋夜时

五年级 议论文 664字
2020-03-25 12:24:36

唧唧复唧唧,虫鸣秋夜时。月光如水般倾泻而下,那种清凉透入心脾。在月光的爱抚之下,整个夜晚都浸润在虫鸣中。

也许虫儿是知道季节的,所以它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也许它们知晓自己的生命不再久远,濒临死亡,所以才倾情地吟唱。它们的琴声无疑是世上最完美的天籁之音,这种自然的、来自天外的声响,似乎涵盖宇宙诞生以来所有的生命信息。四季其实只不过是一种轮回,是大道规律,秋天的到来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怎么就能够使人产生出悲凉之感呢?人们总是爱以自己的浅薄为别的生命做无谓的担忧,正如那个著名的“杞人”。在这方面人类真的还不如虫儿。它们是何等的精明:既然结局无法改变,又何必成天忧心种种,莫如放开歌喉开心一唱。当蟋蟀弹起了琵琶,就必须要欣喜地迎接一个新季节的到来。每一个月亮初上的夜晚都不寂寞,美妙的琴声总是令人伤感;每一滴露水里都有着晶莹的结晶,那是虫儿幸福的泪水在凝结;每一滴泪水里都有故事,除了无奈有时还有意外。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一样的月色,总让人看到不同的露水,那可曾是离人泪?虫儿没有这么多的牵挂,只知道快乐地唱歌。其实生活原本就很简单,何必故意地制造忧愁。说什么“剪不断,理还乱”,却原来是月下的露水,一旦见到了阳光,就远离了是非。只有人才会一次次想起季节的更替与轮回,在自然看来二十四番花信风,24个节气,正是自己全部的魅力。没有一个时刻是相同的,但是每一个季节的到来,又总是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

一个草窠就是一个世界,一声虫鸣就是一首乐曲。没有休止,只有暂时的停歇。犹如由露转霜,只不过是一个顺应自然的过程,一点也不值得感叹。

这样不知疲倦,值得吗?也许人是不能理解其中真意的。虫儿明白,一直在表白,只可惜被忽略。

岂不悲哉?说到底这其实还是人的感觉。既然非虫之类,又何必呻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