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东方,坐落着拥有5000年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国。敞开紫禁城的城门,经典融于黄种人的血脉。如今,它在哪?
——题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在关边。……”
花木兰的歌声人回荡在耳旁。窗外的夕阳渲染了一朵朵白云。带着几分彩色的光晕,柔和的光芒在渐渐黑暗的天空中景显出一丝淡淡的忧伤。是啊!夕阳总会落山,中国的经典国粹,也一步步消失在生活中,被世人遗忘在角落里。
如今,看不到手艺人在街上吆喝着叫卖新鲜出炉的冰糖葫芦,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制造的“作品”;看不到孩子们兴奋地围着舞台吵嚷着看着提线木偶的童话剧,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屏幕;看不到工匠们雕刻的小木马、小人偶,取而代之的是机器制造的精致却毫无生气的玩具。
许许多多的特色工艺、习俗从我们手中流失,或无人继承,或不愿传授。文明古国的万丈光芒在一点点变灰暗,一点点消失。
当国家意识到传统文化习俗的衰亡时,却为为时已晚,越来越多的手艺人早已离开都市,隐居于深山中。现如今,文化传统渐渐变成了模式化的商业信息,商家把我们的国粹转换成了商机,借此大赚一笔。文化的瑰宝看起来已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它被人类贪婪、丑陋、的内心侵蚀了。
经典被遗弃——
换来的是整个文化的消沉。
经典被污染——
展现的是人性的丑恶。
我们做过把自己的文化拱手让人的憾事,难道还要一幕幕重演!让本属于我们文化的内容一再被其他国家去演绎。
经典存于人纯洁内心的顶峰,存于精神灵魂的魄力里!
寻找经典,你,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