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逢初夏。
那天,大清晨朋友约我一起回了一趟我老家。一路上,蜿蜒曲折的城镇公路伴着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迅速的蠕动着,车子很稳,心很静。
回老家要穿过一座岛屿,到达岛屿的另一端,那里有一处码头,码头对面远远望去,朦朦胧胧的能看到一座小岛,便是老家,此时的我们正好是在一路穿梭在这座岛屿中。车窗外初晨的阳光显得格外的温柔,散在了脸上,如同柔情女子般的手抚摸着,暖入心头。
没过多久,车子便到了码头。
买了船票,车子开到渡口等待着渡轮。大家纷纷下了车子,欣赏并记录着这一处的港口风景。码头上来往的旅客不多,靠岸的渔船却很多,这个季节刚好是禁渔期。若是晚上,你便能看到万家灯火的景象。看着朋友拍摄着一处又一处的风景,我望向了老家的方向。晴空万里下的阳光显得格外刺眼,而这片海却如此清晰,海风徐徐迎着面吹拂着,卷起了心头浪。
一声鸣笛声打碎了这一刻的宁静。上了车,登了船,往家的方向缓缓行驶着。
船不大,能容得下二三十辆汽车,船顶上有个客厅可以坐人。下了车,朋友也随之下来。朋友上了客厅,而我走到了船边上,那里有个两米高的楼梯,上面是抛锚机,手臂粗的铁链带着斑斑锈迹蜷缩在滚筒上。我朝着家的方向,坐在了顶上的阶梯上,感受着海风的温和。看着碧绿的翡翠般的海水,被船挤压出了一卷卷的浪花,思绪不由得回到了过往。
依稀记得,八岁那年,第一次离开这座小岛,拥抱了这片海。那时候,由于岛上没有比较好的学习环境,父母把我转到了市里去上学。那天坐上了客船,扒在船尾的栏杆上,看着螺旋桨卷起的雪白浪花,兴奋不已。风很大,浪也很大。船在这片浪花滚滚的海面的,起伏前行着,如同荡秋千,又像玩跷跷板。却不知后来上了岸,吐的脸色发白,还嬉笑不止。
到了市里上学的第一个星期的周记里写道:我坐上了船,船尾带起了雪白雪白的浪花,有的像翻卷的白云,有的像窗边的卷帘,有的像追赶的鲨鱼......想起当初写的东西,现在看来,还确实像是那么一回事。
如此温柔的一片大海,却又凶恶如同鲨鱼般。
十二岁那年暑假,父亲到市里接到了我,回到了码头。因台风临近,风力有七八级,停航了。因为有事要赶回岛上,父亲不得已带着我上了捕鱼的渔船。渔船是全木做的,搭了个棚顶,发动机声夹杂着大风的呼啸声扰乱听觉。上了船,握着船上的扶杆,边上是父亲,另外还有一个人,也是急着回去的。风呼呼作响,海上卷起了一片又一片浪,远远望去,只能看到斑驳点点。
船慢慢开了,风夹着雨点甩在脸上,刺痛刺痛的。紧紧的握着扶杆,我抬头看了一下父亲,他望着海上,我也望向了远处。足足的有四米高的大浪起伏不断,前面也有一艘船,一会看得见,一会看不见。我们的船就像贴着翻滚的风浪,起伏着。看着卷起的浪,此时的惊悚的,无助的,生怕被吞噬了。台风一直在侵袭,浪越来越高,船离小岛也越来越近了。很庆幸,大海还是仁慈的,尽管如此凶神恶煞,却并未对我们这些如同蝼蚁般的人类产生邪念,让我们安全到了岸边。我知道,它也是无辜的,它也是被逼迫的。但是很多人,却并没有像我们这么幸运了,曾听到过很多不幸的消息都是被无情的大海吞噬了。我却觉得,我老家的这片大海,很深情,如我这般深情。
一声鸣笛声响起,打断了我的思绪。朋友从客厅走了下来,我随之上了车。船停了,车上了岸,往家的方向驶去。
因为时间比较匆忙,在傍晚的霞光相送之下便又离开了。
车开出了老家,离开了码头,回头望向了这片茫茫大海,浪很平静,风很柔和。
随着时光的不断飞逝,迫于柴米油盐碎银几两,不得已间回老家的次数逐渐的变少。却不管你何时回去,拥抱这片大海的时候,它都是如此柔情,如此深情。
老家的海啊!多想和你一起看看日出,欣赏日落,道遍人间浮沉。
教师点评: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文笔流畅,情感饱满。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