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学到寒假,我几乎就没怎么吃过零食,我哀求母亲给我一点,可母亲硬着性子不给我们吃。这不,都快要到除夕夜了,我们刚吃过晚饭,母亲就偷偷摸摸地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鼓鼓囊囊的大袋子,我悄无声息地走上前想去看个究竟,可被母亲一把拦住,说:“等一下再打开,来一个零食拍卖会。”“零食、拍卖会?”我们所小孩都异口同声的对母亲说,还目不转睛得盯着母亲。
母亲对我们慎重其事说:“规则是我在这个大袋子里拿零食,你们用自己的零花钱来买,谁出价高这个零食就卖给谁。”“哦一一”我虽然样子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但心里却早就乐开了花,我、妹妹、表姐、表哥、表弟都兴奋不已,一个个跃跃欲试。
“首先第一个拍卖品,三包老北京糖葫芦,起拍价二十元,请各位嘉宾出价!”母亲对我们大声说。话音刚落,表哥就率先出手,说:“二十五元。”在琳琅满目的零食中糖葫芦在我心目中排行第二,看见表哥在那里抢,我也不甘示弱,“三十元。”表姐也喜欢吃糖葫芦,便说:“35元。”他们怎么花钱都大手大脚,他们平时可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呀!“四十元。”妹妹在那里放出高价“其他人还有没有要加价的?好,四十元一次,四十元两次,四十元三次成交。”一开始我也想加价的,但想了想“三个糖葫芦就要那么多钱肯定不划算,后面肯定还有好吃的”于是我便没有在加价了。所以毫无疑问,妹妹抢到了这个老北京糖葫芦。
“第二个拍卖品,两包辣条,起拍价两块钱,请各位嘉宾出价。”“五元。”我先放个低价,毕竟我不怎么喜欢吃辣条;“十元”表弟在那里目不转睛的盯着这包辣条,嘴里的口水流的不可计数;表哥也喜欢吃辣条,但不希望让辣条落入别人的手里,便大声吼吼:“二十元,我看谁敢跟我抢?”“谁怕你呀!二十五元。”表姐终于按耐不住了。表哥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便说:“三十五元。”“各位嘉宾还有没有要加价的?好,三十五元一次,三十五元两次,三十五元三次成交。”
“第三个拍卖品,薯片大礼包,起拍价三十元,请各位嘉宾出价。”如果说糖葫芦在我的心里排行第二,那薯片在我心里就是无可动摇的地位,更何况薯片大礼包里还有几乎整整十大袋,“三十七元。”表弟抢先我一步,“四十五元。”我放出了高价,“五十元。”表姐在那里狮子大开口,说话的声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震耳欲聋”。“怎么办怎么办?”我自言自语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但薯片的价格已经到五十元了。”“各位嘉宾还有没有要加价的,好,五十元一次,五十元。”“等等,我出六十元。”我终于按耐不住了,说道。“好,还有没有加价的?六十元一次,六十元两次,六十元三次成交。”我长叹一口气,终于保下了薯片。
“第四个拍卖品,零食大礼包。起拍价五十元,请各位嘉宾出价。”“啊?”我们都目瞪口呆,原来母亲之前放出的那些都是骗我们的,真正的压轴型选手原来在最后一个。“六十元。”表姐率先放出了一个高价;表弟说:“六十四元,求求你们别再跟我讲了,我就这么点钱。”看着表弟那一副楚楚可怜的样子,我的心有些软了,但想到零食大礼包里面有那么多不可计数的零食,便又放出了高价,“七十元。”我话音刚落,妹妹就说:“七十五元。”又对我窃窃私语说:“姐姐,一会儿我钱如果不够,你能不能给我一点?如果我拍到了就分你一半。”我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那行,不过不能反悔哟。”“嗯。”妹妹朝我用力地点了点头。“八十元。”表哥说。“一百元。”妹妹大声的说。表哥、表弟、表姐被这样一个“天文数字”给“吓”得一动不动,“各位嘉宾还有要加价的,一百元一次,一百元两次,一百元三次成交。”
拍卖会结束了,我们一个个也都倾家荡产的,但看着手里的零食,心里有了一丝慰藉。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取材真实,语言生动,情感真切。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