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有一条漂亮的红裙子,大大的蝴蝶结,配上恰到好处的裙摆,穿在脸圆圆的她身上,真是好看极了。
她还有好多好多的红笔,手上,讲台边上,办公室笔筒里,总是有那么几支快用完的红笔。
放眼去年,我一到学校就聊天,除了学习什么都干,她好几次温言细语的劝我好好学习,我也只是随意的搪塞过去,下课继续我行我素。尽管当时多次给她惹麻烦,她也不生气,只是蹙着细细的眉沉思。我当时觉得这老师还真是好欺负啊,直到那一抹红出现在我的眼前。
那一天的作业,我写的字迹潦草又杂乱无章,甚至我自己都快看不下去了,交上去时我就想肯定全是红叉叉。可当课代表把本子发下来后,我愣住了。红,一大片红,但既不是叉,也不是勾,而是一个个穿插在我杂乱过程间的细小步骤,上面打满了重点小星星与括号。我沉默片刻,道:“真是生怕我看不懂啊,给自己学生这么点点纠错,大家肯定都感动死了……”忽然,我意识到,其他同学的作业也是这么批的吗?想到这,我立马去看同桌的作业,却只看到了红叉叉。我瞪大眼睛,又去看别人的。一本,没有;两本,没有;三本……果然,她只给我写了。
那一刻,不知名的情绪在心底生根发芽,我想起来了,她总爱在课上试图讲的严肃又认真,一句句的“抬头”其实都映出她的用心良苦。有时又像小姑娘似的在课上嘴瓢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七年级稚气未脱的我,满怀憧憬地摊开数学书记下黑板上看似“无用”的笔记。我记得她穿着红裙子,微笑着捋捋头发,用鼓励的眼神扫视班上的每一个人。
将记忆的指针回拨,那是气温回暖的春天,微风不燥,岁月静好,阳光温温柔柔的照着,透过窗户洒进教室。与这极不相称的是,我被初三同学网暴了,他们甚至扬言要来班级找我。在强烈的不安下,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她,令我没想到的是,她直接带我去德育处找欺负我的人,从教室到初三,不过短短几条长廊的距离,我却感觉步履维艰,看看走在前面的卞老师,又想想那些人犀利的言语,伴随着课间同学们的喧闹。我情不自禁拉住了她的手。
她一回头,阳光透过她的发丝,一袭红裙此刻是那么耀眼,周围的喧闹好似消失了。她看着我,轻轻地问:“怎么了?”我吞吞口水:“有点害怕……”她却笑了,走廊外新绿的嫩叶映衬着她盈盈的笑脸:“没做过的事就不要怕呀!”我一愣,这句话就这样,从阳光中轻飘飘地,和她身上那抹耀眼的红一起飘进了我的心里,让我在面对日后诸多困难与不公时有了敢于叫板的勇气,是她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所以我给她取了个别称——卞妈妈。她听后嘴上嫌弃:“哎呀,你都把我说老啦!”脸上却挂着慈母般欣慰的笑容。我也对错综复杂的理科有了兴趣。或许我在她两个班加起来将近100个孩子里并不算出众,但我知道她并不是好欺负。只是她手中不停息的红笔表现出她很爱我,理解我。
老师的红叉叉会生生世世的伴着我,她也会陪伴我成长。对于调皮的我来说,这是完全不同的体验,这辈子我一定会忘掉许多人和事,但这抹红却会藏在我心底,无法抹除,也不会忘却。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完整,内容具体,情感饱满。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叙述详细具体,细节描写生动逼真,人物个性鲜明突出,形象丰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