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重走阳明路

五年级 叙事 1020字
2023-07-30 21:24:33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因此,在总书记的号召下,我来到了王阳明故居游学,重走阳明路,感受其中内含丰富的文化。

王阳明故居的入口,伫立着一座王阳明的石像。石像挺拔高大,十分威严,双目凝视着地面,仿佛正思索着深奥的哲理。虽然只是一个石像,我却能从中管中窥豹到王阳明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经的音容笑貌。

走过石像,跨过门槛,跟着讲解员的脚步,我一路来到了王阳明的出生地——瑞云楼。一踏入其间,楼上高悬的牌匾”真三不朽“便夺去了我的全部心神。听讲解员说,这个陈列馆全方面地展示了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在哲学、教育、文学等各个方面的重大成就。我忍不住凝神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

正当我如痴如醉之时,忽然,一个漆黑的洞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里面赫然有一个正在读书的王阳明的石像。我十分不解,王阳明一介名士,怎会在如此漆黑的洞中读书呢?讲解员向我娓娓道来,原来,这模拟的是王阳明被贬官至贵州龙场当驿丞时因条件恶劣只能在溶洞中研究学问的场景。我闻此不禁对他的专注认真心生佩服。而当得知他著名的”致良知“”心理“等哲理正是在此处悟出时,我更是被直接惊得愣在了当场。而当我回过神来再次凝视这漆黑的洞窟时,我只觉心中满溢着钦佩与景仰之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对于如此伟大的精神,我脑海中唯有这句话可作为最合适的注解。我想,我们身为少先队员,即使不能做到如王阳明这般坚定而伟大,也应当竭力向他靠拢,无惧环境的艰苦,专心致志于自己的理想。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了知行天下陈列馆,而这个场馆则与王阳明提出的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息息相关。当年,王阳明从自己剿匪与讲学的经验中认识到:明白”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因此,他将二者结合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未有知而不行者。“这个理论不仅在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影响更一直绵延到后世。不仅是我们少先队员,社会各个领域的人都应以此为规范,做到知行合一,以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推动发展。这一理论不仅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广泛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这怎能不让我钦佩,又怎能不令我自豪?

研学之旅在我对王阳明的钦佩、崇敬等一系列的情感中走向尾声;但我从这次研学中领悟的人生准则与道德规范,体会到的文化自信,却一直留存在我的心底。我将履行好少先队员的职责,使其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