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团,是一种传统,亦是一种爱。
我很爱看外婆做青团。从配材料到蒸制,样样的谱写着生活。
清晨,外婆提上篮子,太阳刚撕破云层透出一丝光芒时,便出了门。回来时,天己大亮,艾草上沾着清露,一大把一大把的装在篮子里。外婆用苍老的手轻轻的清洗这篮子里的大把大把艾草,浓浓的艾草味浸满厨房,在一边的我,玩弄玩弄落叶,又不知溜到何处了。
“咕嘟咕嘟……”不知何时,艾草入了锅,外婆在灶前添柴火,我抬着脑袋,踮起脚,却只能看见那发黑的灶台。外婆将那一锅艾草煮烂成汁,拌上面粉,揉搓成了巨大的青面团。
外婆拿下一小团青面团,揉成圆形,又飞快的交换手指,压成一张圆圆的面皮。外婆的速度很快,一会儿功夫就做了一沓面皮,外婆拿起一张,熟练的挖了一勺馅儿,塞进皮中,又迅速的把边上的皮合拢起来,一挤。一个圆乎乎的青团就出现了,不知是外婆速度太快,还是我看的眼花缭乱,我根本看不清馅儿是什么。只好仰着头,向正在椅子上包青团的外婆问道:“外婆,这包的是什么馅儿啊?好不好吃?”外婆笑着看向我:“是豆沙。”我心里想,豆沙是像红豆糖那样子的吗?那么一定很甜吧!便怀着期待的心等待外婆的制作。
我盼着外婆能快点蒸。等了不知多久,外婆从乌黑的灶台里取出一个个青团。他们的样子十分可爱,圆滚滚的,底下还压着一片柠檬叶。我不顾烫,用手拿了一个。那爽口的冰皮夹着中间的红豆沙馅儿,结合成了冰冰凉凉的味道,在味蕾中跃动。外婆挑出一篮,放在我的旁边,轻声对我说:“孩子,送些给街坊好友们吧。”我点点头,手里抓着一个青团提上篮子便出去了。
每年外婆都会这么做。所以他总会做许多的青团。长大后我才明白,这青团它描绘着人们之间的温情。他是外婆的那份关怀,与爱,是温柔的心灵的力量,这青团诉说着那人间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