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苏东坡有云:“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于是,在姹紫嫣红开遍的阳春三月,我顶着明媚的阳光来到了苏州虎丘。
虎丘,原名海涌山,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死后,他的儿子夫差将他埋葬在海涌山,葬后三天有白虎盘踞其上,所以后来又称其为虎丘,距今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我们从北门进入,映入眼帘的就是刻着金色虎丘二字的石碑,然后就是耸立的虎丘塔。我们沿着石阶走过三孔石桥,就看见一座三门四柱的牌坊屹立在台阶之上,牌坊依山而建,横额的两面都镌刻着“吴分楚胜”四字。虽然柱体历经岁月的洗礼,已经斑驳不堪,但是柱端的卷云纹、匾额下方的狮子绣球等雕刻图案依然清晰可见。据说这个立这个牌坊意为吴地分享楚的景致。
拾级而上,漫步在蜿蜒幽静的石路上,周围是参天大树,时而吹来阵阵带有凉意的微风,逗得树叶们沙沙作响;时而又传来声声鸟鸣,多么清脆,多么动听。登到山顶,就到了虎丘塔的小广场。这里古树参天,幽静清凉。虎丘塔古朴雄奇,巍然耸立其中。站在塔下看,塔身明显倾斜,但是这座古塔却不倒反而屹立千年,因此虎丘塔也被称为中国的“比萨斜塔”。
虎丘塔是八角形,塔身粗大,越往上越细,总共有七层高。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其斑驳陈旧的门壁回廊,一砖一瓦无不透出历史的沧桑。如果说远看虎丘塔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那近看它就是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它虽是古代的建筑,但古老中透出典雅,典雅中更显现出高贵!
从山顶往下走,就来到剑池。石壁上“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浑厚遒劲。池畔山石叠嶂,池内流水不断,池子上方横跨着一座石桥,相传这座池子里有吴王阖闾的许多宝剑,这个传说也给剑池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欣赏了虎丘的古老、宏伟以及神秘,我恋恋不舍地结束了虎丘之行。虎丘的风景让我心旷神怡,虎丘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气息也让我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