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走步的小孩子,会出门叫的士了的大孩子,已长出浓密胡须的老孩子。刚想到那溢出清香的青饼,嘴里怎会不生出甜腻的感觉呢?--题记
洗净的艾草落入锅中,外婆家那石锅里加的清水,由木柴点起的火烧得沸腾,坐在短凳上,热得汗珠直冒,而锅里的水也随着染成了宝绿。捞起煮沸的艾草,拧出其中的水分拧成毛巾状,用刀切成小段,随着手起刀落,伴着余下的清香,案板被敲得直呻吟,而案板上躺着得嫩艾,已看不出原状,变成细小的碎末,它虽不如花儿艳丽,却比每种花都要坚强。
母亲已将糯米粉加入切好的艾中,我撸起袖子开始和面,这青一块白一块,颜色相交,似乎有种说不出的美感,母亲让我边和边加水,一边坐在板凳上讲起艾饼的来历:“相传有一年太平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一位农民收留了它,当他回大本营时,农民为让他饱腹,心生一计将艾做成了青团,陈太平吃后很是满意,而吃青团的习俗也因他传开....."我听得入了神,水越加越多都快变成面糊了。
青饼入了蒸锅,我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迫不及待想尝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碗盏都已经预备整齐,摆到这边好久了。过了半刻,我急匆匆地掀开了蒸笼盖,也顾不上烫,用筷子夹起吹了两吹便入口了,那香糯的感觉让人流连忘返,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真所谓"其乐融融"。
四月初四清明到,又是青饼溢香时。幽幽清明,一种习俗,一家团聚,我吃着香软的青饼,似乎也卷入家乡风俗的氤氲中了。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取材真实,文笔流畅,情感真切。通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饱满真切的情感,文章也因此优美动人,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