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过四季如春的深州,繁荣发达的上海,传统古老的招兴……每一个地方都有宇宙不同的美味,可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青岛的特色菜--大海的耳朵。
谈起青岛。就得找到大海,那一望无垠的大海连着天,到处是一片充满诗意的蓝。光着脚踩在沙滩上,软软的,可舒服了,走进海滩旁的小餐馆里,坐在靠玻璃窗的椅子上,点一盘“大海的耳朵”,在欣赏窗外海天一片的美景,那真是太狭义了。
我所说的“大海的耳朵”,其实是一只只散落在海滩上的大贝壳,我觉得这样比喻再恰当不过了,店主捡回大贝壳,认真的刷洗干净,再将贝壳反面凹下去的地方放上精心调制的菜,然后托个盘子送到你面前,就是美味--“大海的耳朵”。
为开始品尝,袅袅的香气已钻入我的鼻子,我的口水还在溢……忍住,差点滴到了地上,我像遮居了一冬的人。走到门外贪婪的吸着春天的气息,小伟向四处飘逸,我又咽了口口水,盯着那一只只贝壳,它们发出来的不是平时家中的菜香,而是一种大海梦幻般的蛋腥味。
嗅觉满足后,我在铃声端详这些贝壳。他们呈淡紫色,却略带乳白色,十分漂亮。壳上有好几条纹路,反正成菜的地方永远保持着倾听的姿态,正像大海的耳朵。可别小瞧这道菜,做工可精细了--底下先铺一层南瓜丁,上面一层是油滋滋的秋刀鱼。再试几块玉米卷,然后是辣子鸡,又一层是烤螃蟹,最后是牛排。每层都隔着一片香菜夹层,周围有橘子,石榴,蓝莓,草莓这么丰富的。贝壳菜论颜色有五彩缤纷一点,也不过为--金黄的南瓜丁盛出褐色的秋刀鱼。配合着浅黄的玉米卷板着焦褐色的辣子鸡和跑烤螃蟹加上酱紫色的牛排,真是令人赏心悦目呀!
大饱眼福后,我想尝尝会长出什么惊喜。我用绳子小心的成了一块牛排,油滋滋的还在冒着热气,我闭上眼,牛排出到舌尖,真想呀,随着牙齿的搅动。牛排在舞蹈这一刻没有学习的负担,没有生活的烦恼,耳边的大海声仿佛是天籁之音。
接下来要品尝烤螃蟹,我用壳剥开它的壳。里面有一个馅饼的,一口咬下去怎么有一股特有的芳香呢?店主告诉我,这是蝗虫蟹,是大海边的特产,这儿的蝗虫与生草里的不同,是香嫩可口的,正敬佩我当时的胆量呀。辣子鸡用火烤的吱吱作响,焦褐色的表皮下手指都流出来了,考的外交理论的肉在牙齿间摩擦,先美的枝在嘴里翻涌。真怕把舌头也吞下去了,抓取玉米卷外面的玉米皮甜甜的夹心却像蓝珍珠似的。在舌尖上暴涌涌出海水的清香甘甜。原来是著名的鱼子酱,是最真实的大海的气息呀!秋刀鱼在齿间留下无穷的鱼香,南瓜冰让人觉得特别甜爽,那些水果让人从心底感到舒适,甚至觉得清凉就在舌尖上绽放,我舔舔嘴唇,贪婪的回味着。看着盘子里剩下的空贝壳和窗外海滩上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贝壳,我想到一首童谣:“美丽的海湾飘来了渔歌,渔歌逐渐浪花看着松软的沙滩,大海悄悄地听着海滩上的贝壳可是大海的耳朵?”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内容具体,文笔流畅,情感饱满。作者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风景之中,文章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