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极冰川出现了一种名叫“仞钢”的冶癌化学物质。于是我打造了一支由爱发明的表哥和一位经验十足的探险爱好者还有我组成的队伍。
我们乘坐直升机来到冰川脚下,因为前面路无法飞过去,我们只好下车步行,我们拿上必备的东西,在走之前表格给每人一根吸管塞东西,我和探险家一脸疑惑的看着他,他说用这个可以过滤雪水,我们只好收下。
我们正走着,突然地动了起来,探险家立马严肃地说:“快!马上走!这个地方要塌了!”还没明白怎么回事。突然脸上一阵冰——我们被雪埋住了,不知是出于本能还是技能,探险家正在努力挖雪,终于他出来了,他也把我挖出来。我俩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表哥,一转眼,看到一块毛巾,那下面正是表哥!表哥冻得不轻,发起高烧,我赶快告诉探险家,支起了帐篷,给表哥吃了带来的药,吃饱后便睡了,就这样,度过了第一个晚上。
第二天早晨,我们发现背包不见了,于是想起表哥给我们的吸管,烧了一锅雪水,还真的可以喝!我们走着走着,发现雪越来越深,到了肩部探险家说:“不能再走了!”说罢拿出一包盐,撒在雪上,不一会儿雪就化了,可这走到雪山中间并不要紧,但越往上走就有暴风雪了,用盐不管用了,这时见天色已晚,于是我们决定休息一晚,等暴风雪停了再走,可不幸的是帐篷被吹飞了!我也被划伤,我们只好缩成一团,勉强度过了这个夜晚。
由于第三天雪不厚,我们用盐化开,突然!表哥踩到了一块石头,一看正是“得来全不费功”的“仞钢”我们坐雪车滑下雪山,坐上直升飞机,把“仞钢”用在癌症上——成功了!我们喜极而泣,拥抱在了一起大声喊:“终于成功了!”
这真是一场充满挑战性的寻宝之旅啊!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有条理性,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情感真切。作者很好地做到了“想象联系实际”,这就使得文章的想象合理、充实,很有可信度和说服力,让读者不禁为之吸引。作者充分展开联想,从而设计出了这样一个情节丰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