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立秋,再过十天,田里的稻谷几乎都已经被收割完了,毕竟,在这个时候,火辣辣的太阳已经把稻谷晒干,没有什么“老米”可循了。外婆思索了一会儿,从一堆稻谷中选出一箩筐新谷子,用自己的打米机把谷子打成米,尝新米节的主角——新米,就诞生了。等到了外婆在皇历上选的黄道吉日的那天,外婆就会准备一桌“佳肴”,会买上酒肉,会杀鸡宰鸭,会请亲戚一起品尝丰盛的酒菜,还会一起尝新米。这就是过尝新米节的主要过程。
据外婆说,煮新米饭是十分有讲究的,不能全部都用新米,而是新米和去年的米各占一半,这样煮出来的饭,因为融入了“老米”的醇香,就会变得更加香润可口,像这样米饭,它香喷喷、白乎乎的,像极了那翡翠盘中的一堆白珍珠,真是晶莹剔透啊!一会儿后,外婆还在讲,领人是不能直接尝新米饭的:饭熟之后,要先拿木勺舀满一勺米,走到“天井”边,用手用力一甩,直接洒向空中,空中的新米饭和湛蓝色的天空融合成一条条白色的弧线,没过一会儿,就像无数片晶莹的雪花洒落在房顶的瓷瓦上了,外婆说这是对上天和祖先的孝敬,人们用这样的方式祈祷上天的庇佑,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外婆舀了满满一勺米饭给家里的大黑狗,外婆又说,很久以前,先人把种子根绑在狗的尾巴上,狗就会把种子从遥远的地方带来了我们这里,因此这里才有了来之不易的新米。所以敬完上天和祖宗,还要表达对狗的感激。
终于开饭了,我早已饥肠辘辘。闻到米饭的香味,我的口水直往下流,可是按照规矩,我要等长辈们先品尝新米饭之后,作出赞美,才能同家人吃。看着晚辈们有说有笑的样子,用筷子夹一点米饭放进口中,慢慢地咀嚼着,不约而同地说:“今年的新米饭真香!”听到这句话,我似乎化成了奔驰的小野马,飞速地冲进厨房,拿起碗筷疯狂地盛。我吃着外婆煮的香喷喷的米饭,感受着佳节浓浓的氛围,心里有着别样的感受,不知不觉地,也说出了一样的话。
尝新米节可真是不简单啊!这还远远不是一顿普通的新米饭,它表达了现代人民的祈求风格和美好愿望,传递了对上天的尊敬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心,还有对庄稼人的感激之情,没有了他们,也许我们就尝不到新米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粒米,践行光盘行动,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尝新米节传承到了现在,成了文明节、感恩节,就像及时雨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思路流畅,内容丰富,文笔流畅,立意独到,情感饱满。文中分享的经历一波三折,趣味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