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记忆像一个个精美的盒子,这些盒子会被抛弃,也会被收藏。我抛弃了许多盒子,只收藏了一个盒子,只因为这个盒子告诉了我一个道理。
在我六岁那年,我突然想长大。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穿妈妈的衣服,穿好后,我跑到妈妈的身边问:“妈妈,我长大了吗?”“没有呢,宝贝你还小呢。”妈妈笑着摇摇头说道。“哦。”我失落的回答。可是我仍不甘心,于是我又学着奶奶、外婆、姐姐……样子,学着她们的样子,穿上她们的衣服。跑去问妈妈:“我长大了吗?”结果妈妈的回答还是一样的。
几天后,我又想到了一个主意。我要妈妈帮我量身高,心想:妈妈怎么老是这样回答,我就用实际说话,看妈妈还这样说吗?一年后,我又要妈妈帮我量身高。我问妈妈:“我比去年高吗?”妈妈回答:“宝贝你长高啦!”我又问妈妈:“高了多少?”“几厘米呢!”妈妈回答道。我又问:“我长大了吗?”“宝贝,你还小呢!”妈妈仍然这样回答。“好吧!”我失望地回答道。我听后,就再也没问妈妈,我长大了没有。没过几天我便忘了是这个事情。
几年后的一天中午。妈妈外出有事,把我留在了家中。由于妈妈出门的时间早,所以换的衣服还没有洗。我觉得有必要让妈妈放一天假。于是我帮妈妈把衣服洗了,并且晾起来了。中午了,妈妈还没回来,于是我又学着妈妈的样子做面条。下午,妈妈还是没有回来,于是我打扫了一下家里卫生,又收下衣服,并且把衣服折的整整齐齐,经过这一天的劳动,我觉得很累,心想:原来妈妈平时这么累呀!下午妈妈回来了,看着这一尘不染的屋子和一堆折得整整齐齐的衣服,笑着说:“宝贝,你终于长大了。”我好奇的问:“妈妈,为什么你说我长大了?而以前都没有,都说我还没长大还小呢。”妈妈笑了笑说道:“因为你懂事了,懂得帮妈妈分担家务了呀!”
那一刻,我长大了,我终于明白了长大的意义,长大不年龄变大,还会变的有责任感,变得懂事。
教师点评:这篇作文很好地展现了人们在童年时期对成长的渴望和误解,同时也显示了长大的真正意义。整篇文章语言简洁明了,结构清晰,表达了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故事。 其中,对于孩子希望长大的情感描写比较细腻贴切,使读者能够进入到作者内心的想象和感受中。故事情节紧凑,叙述逻辑严密,过程发展自然流畅。作者的语言表达也很清晰简洁,让读者可以很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人物形象塑造也比较完整,通过主人公的行为和言语来描写她的性格和品质,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 总之,这篇作文可以说是一篇很好的作文,既具有故事性,又有深层次的含义,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