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趴在桌前,不禁想到了母亲给我做的灯。思绪的长河中,这盏纸灯照亮了我的心灵。
兔年的元宵节又来了,元宵节不正是吃汤圆儿做花灯的节日吗?于是,还没到元宵这天,我打算自己做一盏花灯。也许会问了,为什么不买盏呢?外面的花灯各种各样,个个都那么精美。可是一个花灯几十块,我家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买一盏。没办法,只能自己做了。
我笨拙的拿起一张卡纸,对折后,又笨手笨脚的剪几刀。这下好了,那剪出来的参差不齐,在胡乱一卷,一粘。剪出来的灯笼真是头小,尾小,处处小。简直就是个圆筒。我垂头丧气的给妈妈看。她哈哈一声对这这“圆筒子”评论:“这哪里是个灯笼?瞧着灯笼,简直就是个水管子。”听这么一说,我更加无精打采了。
“你拿点红色的纸来,我给你做一个。”听妈妈这么一说,我兴高采烈的跑去拿了几张纸。妈妈拿起剪刀,微笑着对我说:“你看好了,我来给你做一个。”妈妈用剪刀哗哗几下,剪出了灯笼的身子。“再做点整整齐齐的灯穗吧。”这下我觉着这灯更加十全十美了。看!心灵手巧的妈妈做出了这么美丽的灯笼。
我拿起灯笼,愈发开心了,只是我发现,底部是空的,真是美中不足。我问妈妈为什么是空的,妈妈说是因为纸灯笼亮不了,所以没必要。
我心满意足了,便跑去给弟弟炫耀:“瞧!你看我的灯笼!”弟弟就妒忌了,不满的找妈妈抱怨这抱怨那的。妈妈说我真会给她找事,但是我看见妈妈笑吟吟的,于是嘟着嘴:“口是心非,就给弟弟再做一个吧。”“好好好。”说完,妈妈就拿起了剪刀,给弟弟做一个。马上弟弟也有了一盏称心如意的灯了。
我和弟弟还是不走,依在妈妈怀里有话没话的聊着。我猜,灯光倾泻在我们身上,还有那盏灯,一定很漂亮吧。打心眼里就从头到尾的温暖起来了。整个房间里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那盏灯,是一盏纸灯,所以不能亮。但我打心眼儿里认为它会亮,而且亮得格外灿烂。不止我有灯,外面也有灯。风一吹,刷刷响。无论是别人门口挂的大红灯笼,还是手里提的兔子灯、龙灯,都亮得格外灿烂。但不管它们有多么美丽,多么动人,也不如妈妈送给我的美丽。
母亲做的那盏不亮的灯,我打心眼觉得它亮的灿烂,但真正灿烂的,不是母亲做的灯,也不是打心眼的亮。而是母亲无私的爱。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取材真实,语言流畅,立意深刻,情感真切。作者在文中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文章富有生活气息。文章标题新颖,文中分享的故事也十分有趣,很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文章要素齐全,内容完整,细节充实,文中讲述的这段经历得到了细致、流畅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