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莫等闲,春耕到眼前。”正值春耕时节,4月24日,我体验了一次插秧。
一路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聆听了农民伯伯详细的插秧技术指导后,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撸起袖子,挽起裤子,脱鞋下了田。
我原以为泥田踩起来会很舒服,下去后才发现我错了——泥又黏又粗糙,踩在泥田里一点儿都不舒服。我艰难地拔出腿,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着。
看了一遍大人插秧后,我也胸有成竹地插了起来。一株、两株……等我插完手上的秧苗,直起腰来一看,不禁笑出了声:我插的秧苗呈现出完美的“S”形,稀稀拉拉的,而且插得太深了,秧苗几乎都要被″淹没”了于是接下来,我一株比着一株插,虽然不那么歪斜了,但效果还是不太好。于是我去问“军师”——奶奶笑着说:“插秧也要讲究方法。要双脚分开站立,左手拿苗,用右手取出一兜,大概七八根,将脚踩出来的洞抹平,然后把秧苗轻轻插进泥里。苗前、后、左、右的间隔距离要相等,差不多十五厘米,这样看上去才整齐。”我按照奶奶说的做,效果好多了。
下田前,我听到一个大人对一个孩子说:“田里面有蚂蟥,有这么大!”边说他还边比了一个夸张的手势。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一句玩笑话,但我真的怕被蚂蟥咬到,于是处处提防着。突然,我感觉有一个东西在我腿边蠕动。“不会是蚂蟥吧?”我连忙抽出腿。呀!还好,只是根树枝。可我的手就没那么幸运了,为了稳住重心,不让自己变成一根“秧苗”,“栽”进泥田里,我只好把手伸进泥田里,撑住身体,结果就给手臂上了一个“泥膜”。
刚开始我干得十分起劲,但时间一点点过去,我越来越频繁地直起身捶酸痛的腰。我才插了一小部分呢!照我这个速度,插完这片田,恐怕要一整天,那我岂不会累垮?睡上三天三夜也补不回来呀!可农民伯伯每天要在烈日下从早干到晚,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大概是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粮食的可贵吧!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收获了许多快乐,还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为了不让农民伯伯的辛苦白费,我们一定要拒绝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争做光盘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