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做的傻事

五年级 叙事 515字
2022-07-14 20:37:09

你知道一把梳拖把的梳子对我打击有多重吗?

小时候,妈妈买了一个拖把,里面附赠一个梳拖把毛的玩意儿。那个东西黑不拉几的,那齿的长度小小的,看起来是个另类的“梳子”。妈妈最初将那东西放窗台上,我误以为是梳子,拿着它梳头发玩:老妈怎么把梳头发的放这里啊?我当时并没有把这个东西与那个拖把联起关系。

此后,我每天都有来梳头,并且把它放到同一个位置,可是我发现每过几天,那把“梳子”会换一个地方。我很好奇为什么那玩意儿会变换位置,而且还有点儿湿。估计是妈妈浇花的时候不小心碰到的吧。拥有了这个想法,我并没有多想什么。

久而久之,那玩意已经成了我的心爱之物。我甚至考试的时候将它带入我的作文!每天梳头我手里都少不了它。可是一件事的到来,毁了我跟它的感情。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我去上厕所,厕所里妈妈正洗着拖把,手里握着一个黑不拉几的东西为拖把梳头。我仔细一瞧:这不是我的心爱之物嘛?我立刻阻止妈妈:“老妈,你拿我梳子干嘛?”妈妈愣住了:“梳...梳子?”她想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哦!你是说这个拖把专用梳子嘛?”什么?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一般劈在我身上,我夺过拖把梳,紧紧握在手里:“我平常就是用这个梳头发的啊...”妈妈大吃一惊:“这么傻?你闻闻这梳,不就是嗯...灰尘的味道嘛。”我仔细一闻:呕,真的啊,好脏。我痛苦面具,立刻让妈妈赶紧洗玩拖把,赶紧出去:因为我要洗澡!

啊,现在看见那把梳子,我都不敢碰了!因为太侮辱我了!

教师点评:这篇分享着小作者儿时“糗事”的记叙文,其实还在不经意间达成了展示写作之“奇妙功能”的目的。作者在文中以起因、经过、结尾这样的顺序写下了自己误将梳拖把的工具当成梳子而发生的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还原了整段经历从“懵懂”的开始,到“蒙在鼓里”的过程,再到“未曾预料”的结局这一系列波折与起伏,也让这一段宝贵可爱的童年回忆不只存在于脑海,还得到了更加牢靠的“书面”保存,由此可见,写作既发挥了如照相机、摄像机一般捕捉、记录、储存、重现过往的“奇妙功能”,还有着“保鲜记忆”、“收藏回忆”的“奇妙功能”。而小作者虽在题目中写这是自己在小时候做的一件“傻事”,但因为取材本身所带有的趣味性、凭着叙述所具有的生动平实和细节丰富,文章诙谐有趣,不仅给读者带来了欢乐与新鲜之感,还对“童真童趣”做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如此看来,写作又再一次发挥了它“化腐朽为神奇”、“化‘可笑’为‘可爱’”的“奇妙功能”。所以,通过小作者的这篇文章,我们又能再一次肯定:关于生活,关于为生活留个纪念,动笔写写,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