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渔火,迢迢星河,江南的四月是烟雨繁花缭乱的曼妙美景,是细雨迷蒙的小城中四溢的艾香,更是外婆手捧的一碟软糯的青团。
记忆里夹杂的磨艾叶,合青团的味道。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
正值清明时节,我向外婆学习了青团制作的手艺。
其中让我最烦恼的环节就是推磨,每次推磨前,外婆就会反复的冲洗石磨,推磨时,外婆左手抓着磨把柄,右手会同时将艾草和水一点点往磨眼里添。
好奇的我也想试试,我轻轻踮起脚,小手被外婆的大手包着,跟着石磨转了起来,可没推一会儿,我就腰酸背痛。
加面团、搓成形、裹布条,一块块成型的青团整整齐齐的摆放在蒸炉里。
静静的躺在锅底,像风中摇曳的一品红,热腾腾水蒸气盖住蒸炉,青团的清香也随之溢出,弥漫在空气中,真是勾人垂涎。
我和外婆坐在门口的摇椅上,小巧玲珑的青团让我爱不释手。
艾草的清香以连绵的豆沙席卷了我的整个口腔。
甜甜的,糯糯的,艾草的清香依旧。
艾草青青,风也轻轻。
软糯香甜的清香回荡在唇齿间,这是石磨推动的时光,润色了这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