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时节,粽叶飘香,雌黄好酒醉人。 ——题记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小时候我最喜欢听这首歌,因为每次唱这首歌的时候,就有得吃,又有得玩。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的前一周,家家忙着包粽子,我家也不例外。姥姥则会忙前忙后的包粽子,我和姥姥不仅关系好,又是她的心头肉,自然要在一边帮忙喽。当然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姥姥还会在细节处教我做人处事的道理。
姥姥包粽子时我最喜欢蹲在旁边观看,不厌其烦,可能是因为小的缘故,对什么新鲜事都很好奇。只见姥姥将洗净、泡好的粽叶拿出来,娴熟的将两片粽叶叠在一起,组成一个空心的漏斗,然后用右手抓米,并放进空心的锥体里,直到装满为止。接着,姥姥用粽叶紧紧裹住椎体,最后,再用一根蓑草把粽叶紧紧扎住,于是一个捆扎结实、三角形的粽子就诞生了。而我呢就在一旁“指挥”,因为已经提前准备好了各式馅料,姥姥则总是笑眯眯的包我最喜欢的口味。一切都在不紧不慢有规律的进行着,一个、两个、三个、四个……就这样,一个充满欢乐,浸着粽香的包粽子过程就结束了。然后我会把那些小巧玲珑的粽子连成串,在分清楚哪串是我的,哪串是姥姥的,哪串是外公的,哪串是弟弟的……可惜每次没等姥姥把粽子包完,我就趴在板凳上睡着了。
最让人兴奋的过程是蒸粽子了,那一个个粽子好似一位身着绿纱裙的小姑娘,在锅里里整齐排列,接下来的一切就只要交给时间了。我就这样静静的等着,正当我摇摇欲睡的时,姥姥吆喝道:“香喷喷的粽子开锅了。”一瞬间浓厚的粽香味弥漫在空气中,我不由得深吸几口气,同时又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姥姥则不紧不慢的把粽子装入袋子里,分为好几份送给附近的邻居。我很不情愿的问姥姥:“为什么姥姥要把自己辛苦包的粽子给别人呢?”姥姥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婷婷,做人不能这么自私,有好的东西要分享给朋友和邻居,哪天别人有什么好东西也会分享给你,毕竟有舍才有得嘛。”当时的我还很年幼,只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直到后来我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现在,我和姥姥隔了一个省,因为父母很忙的缘故,再加上我功课繁忙,导致我和姥姥一年见不了几次面。转眼又到端午,放学回来的我看着家里的精心包装的礼盒粽子,心中却空荡荡的,似乎少了点什么,再也提不起兴趣。“孩子,吃粽子了!”,我的耳边又响起了姥姥的吆喝声。此刻,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姥姥敲开门,用白瓷盆装了满满一盆的粽子送过来给我吃。现在我总觉得外面的粽子没有姥姥包的好吃,不知是当时年幼,记忆不太清楚,又或许它少了姥姥的味道,少了和姥姥包粽子时的快乐吧。虽然没能和姥姥一起包粽子,吃粽子,但每到端午节外婆都会跟我拨打视频,互送祝福,但多少我还是有些遗憾。
我手里拿着热气腾腾的粽子,闻着粽叶的清香,此刻我已泪光模糊,泪水已经浸湿了我的双眼,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包粽子的身影在向我招手。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