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有一颗糖,人一生只能品尝一次,品过以后,就再也品不了了。或者可以说人品过一次后,就再也不想品第二次了,毕竟谁愿意再经历一次痛苦呢?一题记
母亲曾给过我一个糖,她递给我这个糖的时候,表情是严肃的。她对我说,好好品这颗糖,或许你的人生会是另一个模样。那时候的我,只有五六岁这么大,我当然不明白。母亲说的到底是什么?我只知道糖很好吃。于是我迫不及待掀开那层五颜六色的糖皮纸,往上一扔再用嘴巴接住,因为这样子很好玩。
这个糖出被入口中是甜的,那种甜很温暖,很幸福升职,还有一种我说不出来的滋味,只觉得那种滋味使我快乐,一种用任何词语都表达不出来的快乐。过了一小会儿,一种苦苦的味道占据了我的味蕾。好苦好苦,那个苦给我一种父亲,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时的那种样子,我甚至有股想把糖吐出来的冲动,可是我没有吐因为母亲说让我细细的品它,我没有图他,更是因为母亲说,“或许我的人生会是另一种模样。”这句我不理解的话。渐渐地渐渐地苦,退去只留下了酸涩之味,眼泪有些不受控制的想要落下,我甚至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那时候眼泪想落下?只知道酸酸的那一层过去后只留下一层薄薄的糯米纸。
母亲上来期待的一起望着我:“你明白什么了吗?”我摇摇头,母亲的眼神不免,有些失望。她笑着对我解释:“甜,寓意着童年,童年时代只是依靠父母不用劳动,怎能不甜?苦,寓意着人们的青年,没有夜晚那个白天的奋斗,怎能不苦?酸,人们的晚年后才发现,小时候盼着长大,可长大了。却怀念小时候的童年。”
人总爱这样,没有的时候想要,可有了后就不懂得珍惜。母亲的话,或多或少的对我的人生,有了一些影响。让我明白了,人生只有一次,请珍惜眼下的生活。
教师点评:文章有两大出色的特质。第一,以小见大。用品尝一颗糖来体味人生,小作者的取材将“以小见大”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这一“小”颗糖中的人生“大乾坤”,让作者从小事中获得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感悟,也让文章具有了更为深刻的内涵。第二,构思巧妙。小作者在谈及体会糖的味道变化时,对叙述做了“以味带感,再以感带回忆”的设计,在分享味道的同时也分享了带给自己同样滋味的事例。记忆与现实有了交织,口中滋味与心中体会也做了融合,文章的感受显得格外真切、可信、有说服力。很棒!不过,文章在叙述表达上存在不严谨、不准确的问题,字词、语句的错误屡有出现,影响了文章叙述的流畅,又进而破坏了文章重要的构思设计和情感变化,很大程度上折损了读者在阅读文章时共情投入的体验,稍显遗憾。小作者还是要多注重创作的基本,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观察与巧思。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