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早晨,是月亮还没下去,太阳便出来。天际的两边,一面乌蓝,一面浅橙。带些冬寒的风吹得人摇摇欲坠,亏得有沉重的书包压着。街灯还未熄,暖橘色的光,照亮一小片的天地。
我讨厌春的寒,而偏爱于夏的烈。记得,那时的夏,盛大。
短袖,七分的牛仔裤,单色调的拖板,应是夏天的标配。“喂喂,你们等等我啊!”“你快点啊!”清澈的声音穿透热浪,毒辣的阳光打在绿得正浓的叶,一条街的小孩自成一群。这个团队属实奇异——修鞋店里的姐弟俩,米粉店的小妹仔,打印店的小孩哥,街中小区的大姐姐,以及小卖部里的我。一群屁点大的小孩扫荡街道。偷溜进街上小学玩捉迷藏,门卫老伯总会背着手来把我们“拎”出去,装腔作势地瞪着我们,还要将我们骂一通,挥舞着拳头说:“又是你们几个鬼!出去出去!”这是家常便饭;打着看书的名号去书店,几个小鬼,识得了几个字?不过是去书店蹭空调,把书店的楼梯当滑滑梯玩儿;每次猫着腰经过自家的店,最小的弟弟也要跟着弯腰,尽管他不干什么都看不见他。成功走出街道,我们便放开了疯:寻了个秘密基地,埋上几块石头就觉得了不起,其他小区里的空中花园也被发现,这里宽敞,风大,几乎没有什么人,就据为己有;翻过大门,钻过栏杆就进了老人公园,有一大块草地,供我们玩,还有秋千,滑滑梯等令小孩牵肠挂肚的器具,在这玩上一上午,也不知乏。他们玩着一切,他们热情着街道,也热情了我的童年。
可夏天也有令人不喜的地方,它是短暂的。记得那天,我追着大货车追了很久,上面的小人儿跟我说着再见……大姐姐便是我还没起,她便背上书包;我已回家,她才出现在街道口……翻不进去那早已换了锁的栏杆……街道安静了……而我无力挽回。他们渐渐退出了我的童年。到底是什么时候与他们相识的呢?我竟有些愣神了……
我偏是喜爱这盛大的夏,而不甚喜欢寒冷的春。“时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走着相同的路,回到街道,走出街道。街道已经失去光彩,我也在无意之间,成了一个想要逃离的人。
初夏的夜是轻的。我一步接一步走完街道,回到小卖部。惨白的灯光,小小的矮凳,我又拿起笔写着作业。抬头放松的一瞬,余光却捕捉到一个身影,我不敢相信,是在做梦吗?我毫不犹豫地冲了出去,奋力去追。可渐渐,我放缓了步。是她吗?就算是,我又在追什么呢?片刻,我又提步去追。大喊着:“姐姐!”她没回头,我走到她身后,又唤了几句:“姐姐,姐姐……”声音小了些,还带着颤。她终是回头,面前的容颜与记忆中几尽消散的重叠,仿佛过往落在不远……风全停住了,此时的街道很静。听得见杂乱的心跳,竟是如此熟悉且许久未曾再有的心悸,应是那时的紧张,激动,冲动,热烈,现在的怀念吧……
我追过,没追到。故事总会结束,梦总归要醒。夏天总将过去。
那年盛夏,风很大,你我已成我们。而今寒春,晚风依旧,却是把我们吹散。
倘若南风知我意,倘若北风动我情。盛夏的梦正在发生,不愿醒。
教师点评:盛夏的梦,是不知疲倦的玩耍,是渐行渐远的童年,是不期而遇的我们,是永远怀念的过往,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要经历许许多多的相遇与离别,小作者拾捡那些能够让自己心灵激荡的回忆,满怀真情地将当时的情景再现出来:几个“小鬼”打打闹闹、“纵横”整条街道;开走的大货车、猝不及防安静下来的街道;分别多年再相见,千言万语欲说还休……细腻笔触下的场景描写、心理活动描写既全面呈现出小作者所见、所闻、所感,亦让文章拥有了丰盛的氛围感与感染力。尤其“风全停住了,此时的街道很静,听得见杂乱的心跳,是那时的紧张、激动、冲动、热烈,是现在的怀念”这一段描述让所有的背景都虚化,表达了“我”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让一切的情绪得到了强化,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