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苏绣

五年级 叙事 849字
2024-04-21 10:47:07

童年的记忆里,总有这样一幅画卷:阳光正好,一抹温暖的橙色笼罩着整个屋子,我便在这橙色中成长。外婆手中的针线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一针一线,细细地穿梭着,仿佛每一针都是我童年时光里的一个美好回忆。

我常常看见外婆坐在院子里,阳光洒在她的身上,仿佛给她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她穿着一件素雅的旗袍,头戴一顶精致的发饰,显得格外美丽。外婆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那双慈祥的眼睛里充满了关爱和宠溺。我常常拉着外婆的衣角,撒娇地要求她教我绣花。外婆便笑着答应了,耐心地教我如何握针、穿线,还有那些繁复的针法。

那时候的我,对苏绣的了解仅限于一些简单的图案,如牡丹、莲花、蝴蝶等。每当我绣出一幅满意的作品时,外婆总是笑着夸奖我,让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而外婆的苏绣作品更是美轮美奂,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山水田园,仿佛跃然纸上,让我陶醉其中。我常常羡慕地看着外婆,心想,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一个像外婆一样擅长苏绣的女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地长大,外婆的身影也渐行渐远。我开始为学业忙碌,很少有时间陪伴外婆。而外婆,也因年事已高,渐渐地不能再绣花。那段美好的时光,似乎也随之消失在了记忆的深处。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幅外婆亲手绣制的苏绣作品。那是一幅山水画,画面中的山峦叠嶂,流水潺潺,仿佛能让人听到那清澈的溪水声。外婆在画上题了一首诗:“青山绿水总相宜,不羡人间富贵姿。”我看着那幅画,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外婆在院子里绣花的画面。

我抱着那幅画,泪水不禁涌上眼眶。外婆的苏绣,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那些针脚,仿佛是外婆对我的关爱,一针一线,都蕴含着她对我的期望和祝福。我深知,这幅画不仅是外婆的心血,更是她对我无尽的思念和牵挂。

从那以后,我便开始学习苏绣,希望能够传承外婆的技艺,延续那段美好的回忆。每当我拿起针线,我都会想起外婆慈祥的笑容,想起那些陪伴我成长的美好时光。苏绣,成为了我与外婆之间最美好的纽带,也是我心中永远的珍藏。

教师点评:记忆里的苏绣,绽放于外婆的指尖,流转于细细密密的针脚之上,流淌着“我”对“外婆”深深的眷恋与思念之情。文中对“外婆”绣花的场景、“外婆”所绣的作品描述详细,折射出了小作者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也表现出了“外婆”对“我”的关心与祝福,苏绣沉淀着时光,藏着“我”和“外婆”的美好回忆,那微小的感动,如一针一线缠绕在小作者的心上,让“我”难以忘记,也能触动读者心里柔软的一隅。但文中语言的貌似华美其实辞藻堆砌妨害了材料的优良,并没有写出它应有的精彩来,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如何让文章得到提升?首先,要讲逻辑,注重条理,将事情行如流水地叙述出来;其次要尽量形式化的用词,而应更精确,不必要的修饰大胆抛弃;最后就是“情”要有所依托,切忌辞藻堆砌、泛泛而谈。多多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