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已经年过花甲,两鬓斑白,脸上布满了皱纹,一双粗糙的大手上布满了老茧。但他依旧充满活力,精神矍铄。他喜欢拉二胡,整天抱着二胡不放。
小时候,我最喜欢听外公拉二胡了。他常常拉着二胡,用粗糙的大手拉动琴弦,悠扬的旋律在屋子里回荡。我常常会随着旋律在屋子里转圈,有时会跟着旋律唱起歌来。
外公还经常带我去公园里听别人拉二胡。公园里,老爷爷们都喜欢聚在一起,拉起二胡,唱起戏曲。外公常说:“二胡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之一,听二胡曲,可以陶冶性情。”我也常坐在外公身边,认真地听着。
有一次,我吵着要学二胡。外公便同意了。他拿出了一把二胡,上面刻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龙头向下,龙尾向上,龙须、龙鳞都清晰可见。他给我演示了如何拉二胡,然后我学着他的样子,笨拙地拉动琴弦。然而,怎么也拉不出声音。外公笑着说:“你要掌握好力度,就像这样……”他一边说,一边演示。我仔细地观察着,然后试着拉动琴弦。“对了,就是这样!”外公高兴地说。他开始教我拉二胡。
起初,我只是在空弦上拉动琴弦,发出刺耳的声音。外公耐心地纠正我的错误,教我如何拉动琴弦。渐渐地,我掌握了技巧,能够在音符上拉动琴弦了。我开始练习《二泉映月》。我认真地拉着,时而高亢,时而低沉。外公夸奖我说:“真不错,看来你是个音乐天才。”我得意洋洋地笑了。
外公非常喜欢听《二泉映月》。他说,这首曲子非常悲凉,但它诉说了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坎坷的一生。外公常常给我讲阿炳的故事。阿炳,原名华彦钧,是二胡演奏家、作曲家。他自幼双目失明,在外公拉二胡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起阿炳。我对阿炳非常敬佩。他虽然失明,但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二胡曲,如《二泉映月》、《光明行》等。我也常常对外公说:“我长大了也要像阿炳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
如今,我已经长大了,离开了外公。然而,我依然常常听到外公拉二胡的声音。那声音,仿佛在诉说着外公的一生。外公的二胡,是他最心爱的宝贝,也是他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