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但最让我难忘的就是做汤圆了。正月十五这一天下午,我就开始准备做汤圆了。
今天我决定当一次“大厨”,自己学做汤圆。
做汤圆的第一步就是揉面。我先把糯米粉和水混合在一起,反复揉成光滑的面团。由于第一次揉面,一不小心糯米粉加多了,手中的面团如同干瘪的葡萄干,上面布满了“皱纹”。我用力揉着,可它却十分固执似的,像是一块石头,结结实实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这让本来信心满满的我心中一沉。我僵硬地站在原地,低着头,眉头紧锁,眼睛盯着盆中的面团,神情中透露出沮丧和气馁。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难过,上前拍了拍我的背,说:“没事,再试试有什么办法补救一下,加油!”我往干瘪的面团中多加了些水,揉了揉,就变得十分光滑了。
接下来就是包汤圆了。我决定帮一些芝麻馅的,我轻轻捏一点面团放在手心里,然后慢慢揉成球形备用。面团也做成稍微大一点的球形,白色的好似圆滚滚的雪球。接着把其中一个“雪球”压扁成薄片状,往里包入一个黑芝麻球,收口,再次塑成球形,一个小巧玲珑的汤圆便包好了。我把它放在手心里,看了又看,然后十分喜欢似的咧嘴笑了起来……
然后就是煮汤圆。锅中的水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泡泡,我倒进了一个个胖嘟嘟的汤圆。随着升起来的水蒸气中渐渐充满了汤圆的香味,锅中的汤圆也熟了。
我开心地笑了,喊道:“成功了……”吃一口汤圆,软软的外皮里包着醇香的芝麻馅,齿颊留香。品尝着碗里热气腾腾的汤圆,我心中感到格外温暖。
这份温暖中包含的不仅是成功收获喜悦,团圆的幸福,更是能够传承这种中华美食的无限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