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自古时,繁荣兴盛的汉唐时代。至如今“贯彻十三五”的小康社会,皆“牛人”辈出。正如毛泽东所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日,我便来话谈我们班的“牛人”。
她,姓“牛”,十三四岁的年纪,身高中等,如果将我们班一米七四的女班长比作一棵大树的话,那么她,夸张的说,顶多算株盆栽。但是,尽管她怎么矮小,都挡不住她那由内向外的书香气息。远远望去,只能看见一个白净的女孩正捧着书向你颔首微笑。
NO.1“作文能手,高分学霸”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而她,就是这样的人。
我曾看过她写文章,题目要求一到手,她那白皙修长的手便轻轻地握着笔 ,在灯光的映照下,那明亮乌黑的墨水便在作文纸上开了花,这是在列提纲呢。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她的大脑运转过程,清晰明了,字迹工整。她写作时也不常断续,一气呵成,一面涂改的也仅就一两字。据我长期观察,她常常是提笔即落,优美生动的句子都似打开了水闸。争先恐后、源源不断地从跳跃的笔尖里涌出来,令人心生佩服。
她从不偏科,每一门课都学的很扎实。她总是抱着一两本教科书, 就像是富有情味的故事吸引着她,令她百读不厌;每每看到她背书,总能不知不觉地想到我的姑姑和我的奶奶在寺庙里念经的场景。上午四节课过后,同学们都奔向食堂,接受美食的“洗礼”;而她呢,则是不慌不忙地从书桌里抽出一本本书,语文书、数学书、英语练习册…然后挎着沉重的袋子,向老师办公室走去。一路上还念念有词的说:“哎呀,这袋子好沉!不过,这就是知识的力量。”说罢,又在一个劲的给我输灌“心灵鸡汤”。到考试时,她总是名列前茅,这样优异的成绩,怎能让人不羡慕呢?
NO.2“钢琴少女,音符伴侣”
她热爱音乐,热爱钢琴。又是那双白皙修长的手,掀开了琴布,打开了琴盖,在黑白门之间跳跃,戏耍。一个个音符精灵从琴缝飞出,拼成了一首安静美妙的《彩云追月》,绕在了她的周身,也绕在了她的心上。同样学琴的我,小时候因对琴的新鲜感渐渐淡退,从而放弃了弹琴;而她呢,早已拿到全国十级钢琴的烫金证书,想想真是羡慕不已。——古话说得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那“收获”的证书,不正是她耕耘的结果吗?
她,姓“牛”,也是我们班的“牛人”。她,是我的好朋友,她叫——“牛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