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是一个积极、开朗、向上的人,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却依旧保持乐观的心态,就拿他生活中最常用的“三个问”来说吧。
反问
大家都知道,反问的意思是:用否定的句式通过反问来表示肯定的意思。这种修辞手法在我的爷爷身上也经常看见。小时候的我,好奇心很重,却又喜欢提出一些无理的问题,常常把身边的人惹的心烦意乱。只有爷爷,他会细细聆听我的想法,不过在回答时,不是用那种平平常常的语言来表达,而是用反问的形式让我理解。“爷爷,爷爷,你看这些小蚂蚁,它们为什么要一起搬食物呢?如果一个人搬,得到食物不就更多了吗?”爷爷背着手,仔细地为我讲起来:“你看啊,这些食物不是都比蚂蚁大吗?一个人怎么能搬得起来?人多力量大,不是只有合作起来才能搬动这些食物吗?”听完爷爷的话,我才恍然大悟。
设问
设问就是自问自答的意思了,爷爷也很喜欢自问自答。翻冰箱找食材时,爷爷会问到“我冰箱里的黄瓜去哪了?”不出三秒,就回答到:“哦,在这里呀。”在家无聊休息时,爷爷会问“今天星期几呀?”随后看了一眼手机“原来今天是星期六啊。”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也正是经历这样的事情多了,每次当爷爷提出问题时,我们全家都默不作声,因为不出两秒,爷爷就把刚才提出的问题回答了。我很是不解,问爷爷为什么这样,可爷爷总是摸摸脑袋,尴尬的笑道:“这个嘛,都已经养成习惯,改不过来啦!”
是非问句
是非问句,是指对于提出的疑问,做出是或否的评价。每当爷爷提出是非疑问句时,语调总会升调,末尾总会加上疑问语气词“吗”、“吧”、“啊”之类的。这种问句爷爷在家里边并不常用,一般都是吃完晚饭散步时和邻居聊天亲切的问候。“吃饭了吗?”,“今天孩子不在家啊?”……就算是一个小区里的陌生人,爷爷在经过一两句话的了解后,也会聊的不亦乐乎。现在小区里散步的人,几乎都认得爷爷了呢。这不就是“大明星”吗?
这就是我的“三问”爷爷。他乐观的心态就像他所说的问句一般,带给人活力,带给人快乐,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教师点评: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