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云霞甚是斑斓,本来在书房耕耘的我,也忍不住放下笔墨,望着窗外变幻莫测的瑰丽神游。回身时,不小心瞟到桌角的樱桃啤酒,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突然就窜入了脑海。索性,开了啤酒,拿了手机,坐到阳台高凳上,一门心思,在夏风徐徐里,欣赏起日落余晖。
这一幕,让我想起蒋勋老师曾说,“我觉得很有趣,好的诗句和生命中的记忆有这么大的关系。”他读懂柳永的“念去去”这句时,正直青春。那个时候,他们一群穷学生,背着背包,从希腊港出发去雅典,漫天暮霭夕阳,慢慢变成入夜,船尾波涛一卷一卷推开,雅典港越来越远,那种“念去去,千里烟波”的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
其实诗词,最应该带到生活中去。
就像,此刻我想起的李清照。虽然与她写下这首《醉花阴》时的心境大不相同,可那份把酒祝东风的心性,大抵相似似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只可惜,一个“婉约派词人”的帽子,让我误会李清照很多年,以为她是个温婉灵动、多愁善感的小家碧玉,不曾想,却是个真真正正撸起袖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女汉子,那挥笔能写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气度,确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想来也是,哪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官家小姐,会“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呢?她必然是那个不同的,随性又自在,才将养出这般的性子。又或者说,天性使然,信手拈来,便是“知否知否,应该是绿肥红瘦”。
这女子,天生细腻、敏感,与花草相亲,鱼鸟相欢,生出的万般愁绪,都化作笔墨里的诗情,似出水芙蓉般青春,又有海棠花的娇艳,骨子里刻着菊花的高雅。
有人叹惋,她中年的流离颠沛,国破家亡的萧瑟,更添她词意里的沉郁凄婉。幸而还有浊酒相伴,还有她与亡夫共同的志向未完,哪怕“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还是要在伤春悲秋里,兀自坚强。
是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可无奈,这就是生活,如此专横跋扈,便是多少柔情相付,也不抵它心血来潮。
可她是李清照,是怀揣着父亲深切期许,愿她一生澄澈高洁,予她“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名的李清照。
前半生,肆意撒欢的她,明媚动人,天性里比别人家儿女多一份豪迈;后半生,命运多舛的她,“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未曾辜负父亲半点期许。
但,最让我感慨的,是她的勇敢。在那样的年代,敢于提出离婚的女子,是怎样惊心动魄!即便在当今这个看似男女平等的社会,也有诸多女子,因种种缘由,忍受着不幸婚姻的酷刑,却也不敢迈出那一步。有时候,挥别错的,不一定是为了与对的相逢,但一定是对未来的自己负责。
生命看起来苦楚漫长,实则弹指一挥稍纵即逝,在我们还能够为自己抉择的时候,一定要做出选择,命运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任他人揉搓践踏,
或许,我们没有李清照那般才华,动情时,“双喜蚱蜢周,载不动许多愁”;欢愉时,“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思念时,“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细腻时,“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来”;忧伤时,“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豪迈时,“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自是出身书香门第,拥有星辰大海,却也半生跌落,历经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啊!
那些信手拈来的,看似诗词,实则是她一生的爱恨悲欢。能历千年不朽的,是她动人的灵魂。
虽平凡如你我,却也能一点点,在书香、风雨、红尘、灯火里,打磨性情,澄澈心灵,寻觅到真正的自我,活成独有的风景,便也一生无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