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了这本书就是你拿的!”“我说了不是我拿的,就不是我拿的,你别冤枉好人!”星期五的大课间,教室后面传来了阵阵的争吵声。是谁在吵架呢?让我们来看一看吧。
星期六早上, 教室后面传来了阵阵的争吵声,我凑过去一问才知道张雨彤有一本书不见了,好巧不巧,郭于渤拿出了一本和张雨彤一模一样的书,走了进了教室。张雨彤和郭于渤的关系向来不好,于是,张雨彤就一口咬定是郭于渤拿了他的书。一向都很温柔的张雨彤,此时却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怒发冲冠,像一头炸了毛的狮子,脸涨得通红通红,嘴角的肌肉不停地抽动着。
他们俩争得面红耳赤,空气中火药味儿越来越浓,战场上硝烟弥漫。张雨彤原本红扑扑的小脸,此时因为激动而变得更红了。张雨彤鼓着腮帮子,双手叉着腰,大声地喝道:“这本书就是我的,你为什么要拿我的书?”郭于渤也不甘示弱,他鼓着眼珠子,大声喊着:“我说了不是我拿的,就不是我拿的。”
围观的同学们都在劝“有事好好说,别激动。”“解释一下原因嘛,不要太冲动了。”可是正在气头上的张雨彤,怎么会听他们的劝告呢?她怒不可遏地指着小圆,大声地吼着:“你还我的书!”她抬着下巴,攥紧了拳头,抿紧了嘴唇,瞪大了眼睛,像一只愤怒的老虎,仿佛要打架似的,手背上青筋暴起。
“怎么这么热闹呢?干什么呢?”幸好小靖老师及时赶了过来,跟同学问清了原委之后,动员大家帮忙好好找一找。最终,大家竟然在讲台的缝隙里发现了张雨彤的书,张雨彤看着失而复得的书,耷拉着脑袋,嗫嚅着:“对不起,郭于渤,是我太冲动了。”
果然,冲动是魔鬼,如果张雨彤不冲动而是冷静下来,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完整,取材真实,立意独到。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事例,很好地展现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文章灵活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品构思巧妙,文笔也是简洁流畅。想象大胆,富有创造力,文章读起来新颖奇特极具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