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过了多久,外婆还是喜欢织毛衣。
午后的阳光轻轻从窗户透进来,折射出耀人的光芒。奶奶静静地坐在一张从老屋搬来的竹椅上,手中忙活着。
两根长针,几捆五色的毛线团,在她的手中来回变换穿梭,像是变魔术似的,总能编织出一个又一个彩色的梦。
最喜欢在午后静谧的时光里,看着她。有时一句话都没有,只是单看着,流逝的时光在这一刻失去了概念,一切都是恰到好处的柔和。有的时候干脆把头枕在奶奶的手臂上,一定要她的手酸了麻了,没法再维续了才罢休,祖孙俩的玩乐不过如此。
奶奶对待毛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针一线细细的,一针绕,一针穿,无数单调的往复中,眼神却不减柔情。乌黑发丝中藏了一缕又一缕花白的头发,满脸的皱纹留下一条又一条深深的沟壑,那是岁月流淌过的痕迹。又藏了多少个不眠不休织毛衣的日日夜夜,从此便不敢大笑,毕竟她也曾是个爱美的少女。
我常常扳过奶奶的手,细细地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蜡黄、苍老、干枯.....
甚至是满目疮夷,常年的劳作,手指变粗弯曲,却再无法伸直。指纹深而密集。如同一块几近干涸的土地,干裂,分叉,即使再浇多少水,都变不回原来的模样可能没有办法相信,那隐藏在手背下的掌心无一处没有覆盖上厚重粗糙的茧子,手指关节处在针的不断摩擦下尤为明显。虽说长针并不利,但戳向皮肤时,总能留下一个个泛紫的小坑,我常能看见外婆不小心时,疼得皱眉的模样,心中泛起涟漪。
在闲暇时,透过阳台的玻璃,奶奶会指着那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兴高采烈地说那里曾经是纺织厂的厂房,自己年轻时曾在里面做工;厂房边有一条小河,三五好友一起去钓虾,是那时最惬意的时光......每当这时,奶奶浑浊的眸子里倏忽间透出清亮的光彩,嘴角不自觉地上咧,那神往的样子使她像变了一个人。又过了一会儿,日头渐渐偏西,奶奶望着天际,轻轻地叹了口气,继续低头织她的毛衣......
我知道,奶奶的心底里有一段岁月,那段岁月里有人填不饱肚子,有人在寒冬没办法穿上一件温暖的毛衣。那是过去的时代,是再也没办法回去的岁月。而今,一件件毛衣毛裤毛巾毛手套,也只有它们,寄托了奶奶对过去的思念。
午后的暖阳中,奶奶软在竹椅上,手里握着未织完的毛衣,安静地进入了梦乡,嘴角上扬。也许,她正梦见自己十九岁,穿着她最喜欢的黄色毛衣时的模样......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清晰,结构清晰,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立意独到,情感饱满。作者十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细致的神态、动作描写很好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文章里介绍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