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北宋第一才女;她,凛然执笔,讽喻今古;她,犹如在群芳竞秀盛开的一枝女儿花;她,用她自己渲染了中国诗词的整个花季。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读罢,使人可见一位日暮而归,乘兴而来的女子,手上拿着一个酒壶,潇洒地躺在船中央,不知不觉误入莲花池中,那茂密的莲叶差点将她盖住,她乘着船,追赶着天边的那一丝斜阳,晚风袭来,暗香浮动,激荡起层层的涟漪,映衬着最后一丝暮光,用一份童真,酿一场欢喜的回忆,诗句中只有灵动,没有哀愁。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她开始惜春怜花,开始多愁善感,开始有了一丝少女的敏感春暮昨宵,雨狂风猛,被这莫名的风雨闹得无法入睡,于是起来借酒消愁,没想到“借酒消愁愁更愁”。她想起后院的花,试问卷帘后的侍女,海棠花怎样?
却得到侍女粗心地回答道“海棠依旧”,这更加深了她的愁感,词的末尾,她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色更加丰润,海棠估计只剩一丝残红了罢。
李清照生活的年代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而她却是才华横溢。
未出嫁时,她便写出了惊世之作《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仅凭一个“瘦”字艳压词坛。婚后的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琴瑟和鸣。倍受爱情滋润的她更是才思泉涌,好词佳作一首接一首,奠定了她在宋代词坛上作为婉约派旗手的地位。李清照晚年的生活无比凄凉,但她沧桑的经历反而使得她后期的词作更加深刻,词句更加贴近生活。
她像一朵野玫瑰,初开时娇美肆意,经过风霜雨雪的洗淋后,更衬出她的坚韧,显得更加绚丽夺目。
李清照前期的词作大多清丽淡雅,或写少女时期的活泼,或写婚后生活的美满,从这些词作中我们往往看见一个温婉娇羞的李清照。鲜为人知的是生活中的李清照也是一个刚烈的女子。她喜欢喝酒,喜欢玩乐。在礼教森严的宋朝,这是被社会所不容的。但李清照依然我行我素。她像一只渴望自由的笼中鸟,执意要冲破封建礼教的牢笼。
“若有诗书藏于胸,岁月从不败美人”。人生不过百年,百年之后,唯有被诗书滋养的灵魂才能万古长存。
教师点评:文章主题明确,结构清晰。作者选材合理,很好地展现出了李清照的特点,人物形象塑造得鲜活、饱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