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

五年级 写人 1066字
2022-07-17 20:41:41

在我的生活中,在这个不大不小的世界里,充斥在日常生活中最多的,除了我们呼吸的空气,恐怕就是楼下小贩不绝于耳的吆喝声了。

起初听到这些形形色色的吆喝声时,唯一的感觉就是很烦。每当我写作业时,就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才能在学习时达到风声,雨声,吆喝声,声声不入耳的境界。渐渐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岁月的流逝,这些人的吆喝声逐渐感染了我,甚至使我对他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当我听到这些吆喝声时,就会心血来潮,想着该如何把他们都记录下来。

说起这些吆喝声,最长可以听到的声音就莫过于面粉二厂的送面工人了。他的吆喝声听起来还挺押韵的。

还有那些打酱油的吆喝声。卖菜的吆喝声,等等。

这又是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每当她高举跌喇叭,喊出半句听见得下来打吧时,总会给人无限的想象,如打什么打架。拖拉机来拉鸡蛋了,如果不向大家介绍,大家或许会以为这是一句出自儿童口中的幼稚话。但事实却相反,说话的居然是一个老婆婆,老婆婆年纪大,头发白花花的。每年夏日,她的脸上就会有大颗大颗的汗珠往下流。或许这位老婆婆小时候学汉语时压根就没有学好,导致人们根本听不清他到底是在卖鸡蛋,还是在炫耀他有一辆拖拉机。

每日妈妈又听见了那个吆喝的声音,决定下楼买些鸡蛋的她,刚要走,又迟疑了。因为她觉得这声音和以往有些不同,很显然这次听到的声音有些急促,就感觉是盗版的。几日后,妈妈又碰到了正版的卖鸡蛋老人家。老奶奶向她解释了原因。从这以后,再也听不到盗版的卖鸡蛋声音了。

还有一些年轻小伙子虽然不是一伙儿的,但都做着回收旧家具的生意,吆喝的声音也不同,回收旧家具,旧彩电。各种各样的吆喝声都在一起。这些人总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约而同地出现,每一次吆喝几个人总是抢着喊,一个比一个喊得小,最后四五个一起喊。结果谁的也没有听清。

这个卖臭豆腐的中年人操着一口的北京话,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这臭豆腐是北京的。

这又是一个小伙子,他做豆浆,豆腐脑少说也有三四年了,他的吆喝声我最熟悉了,在创业初期,他每早都登个小三轮车,车上放着保温桶,到街上卖。在这两年里,他一年四季都来街上卖,从不间断。可突然有一阵子,大街上听不到他的吆喝声了。我们以往习惯了他的吆喝声,几天不听,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可不想那个小伙子竟然经过了几个月的筹备,又重新出现在了马路上。这回他不卖豆腐脑了。他只卖豆浆。而且他用上了高科技,他将自己的吆喝声录在喇叭里,从早到晚不停地放,真是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啊。而他却悠闲地跷着二郎腿坐在一边,静静地看着过往的顾客也等着上门的熟客。

有时每当夜幕降临,天已漆黑一片时,只听到了一声苍老的声音,原来是卖香蕉的啊。这声音划破了寂静的天空。这是个卖香蕉的老汉,他特别的怪,总在黄昏时分与夜幕降临时出来卖。我心想他卖的香蕉可能都不新鲜吧,否则为什么总是见不得阳光,而且那么低价呢?

这就是我家附近小贩们形形色色的吆喝声……